第39章 风暴之眼(第2页)

 “是啊。他们似乎没想到一年内解放所有奴隶的法案真的会通过。”詹姆斯在一旁附和道。 

 “看来他们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要是年初也就罢了,可几个月前,就应该能充分预测到结果会偏向哪方。”亨利分析道。 

 “不过,我们倒是因此大赚了一笔。”詹姆斯笑着说道。 

 正如亨利事先告诉詹姆斯的,即便大规模使用奴隶的农场,没了奴隶也不一定会倒闭。 

 因为根据不同地区和土壤条件,很多地方都可以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实际上,有商业头脑的农场主们早就为奴隶制度可能被废除做了B计划、C计划。但亨利关注的并非这些人,而是那些习惯性依赖奴隶赚钱的人。 

 “看看哪儿能捡漏?光是那些近乎半价出售的农场和土地,就价值20万英镑以上。买下来再转手卖掉,至少能赚回投资成本,这可算是大成功了。”亨利兴奋地说道。 

 “收益好的地方,我们经营几年后再卖掉也不错。”詹姆斯提出自己的想法。 

 “话虽如此…… 不,达到预期收益后,首接卖掉,见好就收更好。反正这也不是最后一次机会,没必要承担更多风险。而且我也打算逐步收回在美国投入的资金,到时候一起处理吧。”亨利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詹姆斯没有异议,点了点头。 

 但躺在旁边沙发上,几乎快睡着的查尔斯突然坐了起来。 

 “什么?真的要把在芝加哥买的地都卖掉?”查尔斯一脸惊讶地问道。 

 “不是马上卖,但至少从明年开始得着手处理,所以得提前准备。查尔斯,你的土地也要全部换成现金。”亨利认真地说道。 

 “啊…… 可现在地价还在涨,不觉得可惜吗?”查尔斯有些不舍地说道。 

 “我们己经获得了近乎十倍的投资回报。别执着于这点小钱。尤其是房地产,时机把握不好,可能就会被套牢,所以得提前抛售。”亨利耐心地解释道。 

 无论如何,在1837年之前,必须从美国市场撤资,所以即便会有点损失,现在开始行动才是正确的。 

 毕竟投入了大量资金,没办法一次性卖掉所有土地。 

 不过现在地价还在小幅上涨,从明年开始处理,到1836年应该能把所有房地产都变现。 

 把目前积攒的钱都加起来,时机一到,就有足够的资金去实现任何他想要做的事。 

 当初亨利拼命赚钱,就是为了这一刻,所以不能有丝毫闪失。 

 “查尔斯,如果你真的不想卖,我也不再勉强。但你也清楚,万一……”亨利试图劝说查尔斯。 

 “知道了,听你的从没吃过亏。这次也相信你,就按你说的办。其实我现在光是国会的事就忙得不可开交,没精力操心别的。”查尔斯无奈地说道。 

 “怎么了?又出什么问题了吗?”亨利关切地问道。 

 “所以我才在这时候来找你啊。看你挺忙的,现在可以说了吧?”查尔斯说道。 

 “当然可以。”亨利说道。 

 虽说亨利对未来的事有一定了解,但他并非全知全能的专家,不可能对所有政治事务都了如指掌。 

 简单来说,他知道罗伯特·皮尔领导的保守党会有一次执政,但具体时间并不清楚。 

 所以,从查尔斯或迪斯雷利那里传来的国会的任何细微动向,对他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信息。 

 当初让他们进入下议院,引起关注,就是为了获取这些消息。 

 “这该从哪儿说起呢?用积压己久的矛盾一次性爆发来形容,似乎比较贴切。”查尔斯皱着眉头说道。 

 “你就算说得复杂点,我也能理解,想到什么就说吧。”亨利说道。 

 “啊,好,我明白了。简单说,现在爆发的问题核心就是……”查尔斯意味深长地看着亨利,随后说出了即将给英国政坛带来大地震的根源所在。 

 “爱尔兰。” 

 “……?” 

 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提到爱尔兰?亨利心中满是疑惑。 

 几乎所有英国政治家都认为必须解决爱尔兰问题。问题在于,爱尔兰问题并非能用简单一句话概括清楚。 

 加入英国较晚的苏格兰人也有不少不满,但爱尔兰的情况截然不同。 

 他们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合理待遇,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不然爱尔兰政治家们怎么会公然宣称英格兰把他们当作殖民地对待呢? 

 爱尔兰如此特立独行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 

 尽管威灵顿公爵执政时颁布了解放令,允许天主教徒担任公职,但作用有限,未能真正解决矛盾。 

 甚至仅仅这点让步,就引发了英格兰全境对保守党的指责,可见这对政治家们来说是个多么棘手的问题。 

 对爱尔兰示好,英国国教圣公会就会不满;反之,爱尔兰

人则会奋起反抗。 

 在这种两难境地中,英国政治家们通常选择偏向圣公会,以此来回避决策。毕竟胳膊肘只能往里拐。 

 然而,积压的不满终究会引发危机。 

 尤其是1834年,爱尔兰领袖丹尼尔·奥康奈尔在大选中获得42个席位,进入国会,这使得争议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