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风暴之眼(第3页)

 连续展现出改革姿态的执政党辉格党认为,解决爱尔兰问题的时机己经到来。 

 首相查尔斯·格雷在成功推动选举改革法、工厂法、奴隶废除法通过后,有了十足的自信。 

 如果能解决爱尔兰问题,将爱尔兰纳入支持阵营,辉格党未来执政20年也并非空想。 

 然而,党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分裂。 

 “首相,无论如何,我无法同意触碰爱尔兰教会相关事务。”一位党内成员坚决地说道。 

 “没错。不仅圣公会,保守党也会借机反对并煽动舆论。”另一位成员附和道。 

 “陛下最近也公然表现出制衡我们的意图,这可是给了他们一个好借口。”又一位成员补充道。 

 “我赞同前首相的意见。说实话,虽然我们最近接连通过了改革法案,但保守党年轻政治家们反而更受关注。 

 所以,我们有必要展现出更激进的改革姿态,强化我们的存在感。”一位年轻的党内成员提出自己的看法。 

 查尔斯·格雷试图推动的爱尔兰教会改革法案,引发的争议比他预想的还要激烈。 

 实际上,单从法案内容本身来看,是非常合乎常理的。 

 爱尔兰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但爱尔兰教会却是圣公会,所以喜欢爱尔兰教会的爱尔兰人并不多。 

 然而,根据法律,爱尔兰天主教信徒必须缴纳什一税来支持圣公会教会。 

 查尔斯·格雷希望通过削减爱尔兰圣公会主教团人数,并将剩余资金不分教派进行分配,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在于,就连辉格党内部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你们想想,为什么只看一面,不考虑另一面呢?这项法案并非单纯出于对爱尔兰人的同情。从未来政治格局考虑,只有将爱尔兰纳入我们的阵营,才能彻底压制保守党,难道你们不明白吗?”查尔斯·格雷苦口婆心地劝说党内成员。 

 “但是,如果为了拉拢爱尔兰人而忽视国内圣公会信徒,那可是得不偿失。”一位反对者说道。 

 “我们真正会失去的选票,也就只有爱尔兰圣公会信徒而己。本土的圣公会信徒虽然会对这项法案感到不满,但这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毫无影响,过几年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查尔斯·格雷分析道。 

 相反,爱尔兰人会因取消了令人不满的什一税,切实感受到变化。 

 如果操作得当,在这个三党纷争不断的爱尔兰,辉格党有望占据绝对优势。 

 这意味着,辉格党有可能拿下拥有658个席位中的105席,将这个超级选区收入囊中。 

 这么好的机会怎能错过,可党内意见却无法统一,实在令人沮丧。 

 “首相,你似乎推进得太急了。这种事不妨再观望几年……”一位成员委婉地建议道。 

 “再等下去可能就来不及了。”查尔斯·格雷焦急地说道。 

 “可反对舆论如此强烈,实在让人担忧。”另一位成员说出了大家的担忧。 

 在之前的交流会上见过爱尔兰裔学生亨利·戈尔后,查尔斯·格雷看穿了保守党的心思。 

 一位公爵如此关注一个爱尔兰学生,原因何在? 

 他们肯定也意识到,爱尔兰地区有可能成为决定下议院未来执政党归属的关键票仓。 

 所以,他们是不是想培养一些可靠的爱尔兰学生,当作宣传工具呢?说不定,目标不止亨利·戈尔一人。 

 换做他自己,至少会培养十名以上的学生,给他们不错的职位,让他们为自己效力。 

 “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在下议院占据绝对多数就掉以轻心。不行,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才行。我后面还有个会面,先出去了。你们也有点危机意识,好好讨论一下。”查尔斯·格雷严肃地说道。 

 “啊?你要和谁会面…… 难道和这次法案有关?”一位成员好奇地问道。 

 “那当然。这种时候,我怎么会去见无关紧要的人浪费时间?”查尔斯·格雷说道。 

 党内意见分歧,票数不够,那就争取对方的选票。 

 如果保守党为了未来提前布局,那辉格党就用议席数量这个武器掌控当下。 

 “我去和丹尼尔·奥康奈尔会面商讨,你们就等着我的消息吧。”查尔斯·格雷没等回应,便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这么说来,丹尼尔·奥康奈尔会不会知道保守党的小动作呢?要是他不知道,得告诉他才行。”查尔斯·格雷边走边想道。 

 这位爱尔兰政治领袖,是否了解那个日后可能成为他竞争对手的学生呢? 

 在英国,爱尔兰人虽被视为外地人,但在爱尔兰本土,亨利·戈尔出身于有深厚底蕴的阿伦伯爵家族,还得到保守党的全力支持。 

 至少在爱尔兰范围内,亨利·戈尔注定会成长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 

 “那么,我们这边值得考虑的策略是……”查尔斯·格雷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查尔斯·格雷加快了迈向马车的步伐,心中满是对未来局势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