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长江战役(1)
>>>
历经浙江战役的硝烟洗礼后,英军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增援力量,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英军那宽敞而布置有序的指挥室内,几位英国军官围坐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神情专注而严肃,正在激烈地商讨着下一步的作战行动。
英国陆军司令休·高夫,眉头紧紧皱起,仿若能夹死一只苍蝇,他的手指在摊开的地图上缓缓比划着,开口说道:“诸位,华北地区气候严寒,咱们的士兵长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作战,身体机能和战斗力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若继续挥师北上大沽口,后勤补给线将会拉得极长,面临的困难将超乎想象,物资供应恐怕难以保障。”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对局势的深刻担忧。
乔治·义律微微颔首,接过话茬,神色凝重地说道:“是啊,目前士兵们在严寒中作战,冻伤减员的情况己经颇为严重。依我之见,咱们必须另寻一条更为可行的进攻路线,否则这场战争的走向将对我们极为不利。”他的话语中满是忧虑,目光紧紧盯着地图,试图从中找到破局之法。
坐在主位上的亨利,紧紧盯着地图上长江下游的区域,沉思片刻后,沉稳地说道:“我留意到长江下游地区,那里气候温暖宜人,且极为富庶,是清朝的经济命脉所在。我们若向那里进兵,不仅有利于军队长期作战,士兵们能在更适宜的环境中保持战斗力,还能截断清朝至关重要的南北交通。一旦达成,对他们的经济和军事调动都将造成沉重打击,使其陷入困境。”他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让在场的军官们眼前一亮。
“大使说的有道理!”众军官纷纷点头附和,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赞同之声,大家都被亨利的提议所打动,认为这或许是打开战局的关键。
而清廷这边,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站出来,躬身启奏道:
“陛下,近日听闻英军有改变进攻方向的迹象,据可靠消息,他们极有可能将目标指向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关系到漕运,这可是我朝的经济大动脉啊。若是被英军截断,南方的物资无法顺利运往北方,军队的补给也将受到影响,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与忧虑,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道光帝眉头紧锁,神色忧虑,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缓缓说道:
“朕也正为此事担忧不己。传令下去,即刻阻断漕运,防止英军利用漕运通道进攻;加强长江沿线的防御工事,增派兵力,务必做到万无一失,绝不能让英夷得逞!”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试图在这危急时刻力挽狂澜。
1842年5月7日,英军开始撤离宁波。
在英军的旗舰上,乔治·义律身姿笔挺,目光坚定,对着副官下达命令:“通知各部队,于13日在黄牛礁海域集结,准备展开下一场行动。此次行动关乎我们的战略布局,务必确保各部队准时到达。”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自信。
副官立刻立正敬礼,大声回应:“是,将军!”随后迅速转身,去传达命令,舰桥上一片忙碌景象。
13日,英军各部队如期在黄牛礁海域集结完毕,战舰整齐排列,气势恢宏。
17日,舰队浩浩荡荡抵达乍浦海面。
“报告将军,前方就是乍浦,我们共有战舰7艘、轮船4艘、陆军2,000余人,这可是咱们在浙江地区的大部分兵力了。”副官快步走到乔治·义律面前,神色恭敬地汇报着。
乔治·义律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与期待,紧紧盯着远处的乍浦,似乎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清军方面,乍浦一首以来都是清军的海防重点区域,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浙江驻兵最多的地区,共计约7,000人。在乍浦的清军指挥部中,一位将领满脸自信,拍着胸脯说:“咱们乍浦驻兵众多,防御工事也经过多年修缮,还算坚固。英夷若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尝尝咱们大清军队的厉害!”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仿佛己经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