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长江战役(2)(第2页)

 尽管海龄是在后来的镇江之战中投火自杀,但由于他的暴戾举止,民间盛传他被愤民暗杀。这也反映出百姓对他的痛恨己经达到了极点。 

 1842年7月21日,英军终于发动了进攻。他们出动陆军6,905人与数百名海军向镇江发起进攻。英军登岸后,迅速向城下逼近,他们训练有素,动作敏捷,冒着清军的炮火爬梯登城。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震耳欲聋,喊杀声此起彼伏。 

 一名英军士兵一边爬梯一边大喊:“冲啊,拿下这座城,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和荣耀!城里有无数的珍宝等着我们,大家加油!”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贪婪与疯狂,激励着其他英军士兵奋勇向前。 

 然而,他们遭到了守城的八旗兵顽强抵抗。 

 八旗兵将领挥舞着战刀,刀光闪烁,喊道:“弟兄们,保卫家园的时候到了,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亲人都在这里。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跟这些洋鬼子拼了!为了我们的妻儿老小,为了我们的祖宗社稷,绝不后退一步!”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战场,激励着八旗兵们的士气。 

 英军用炸药轰开城门,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得粉碎,砖石飞溅。英军从城北、城西、城南三方向突入城内。守城的八旗兵并未溃

逃,而是坚持巷战。他们利用熟悉的街巷地形,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在狭窄的街巷中,双方短兵相接,刀光剑影,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娘子,如今城破在即,我不能让你落入洋鬼子手中受辱,你就先走一步吧……” 

 一位旗兵满脸悲痛,看着自己柔弱的妻子,心一横,举起了手中的刀。他的眼中满是泪水,但眼神中却透着决绝。许多旗兵战前杀死自己的妻儿,然后才参加战斗。 

 他们深知,一旦城破,家人必将遭受英军的凌辱,与其如此,不如亲手结束他们的生命,然后自己再毫无牵挂地与英军战斗。 

 这种悲壮的行为,展现了他们的无奈与绝望,也体现了他们对家人的爱和对尊严的坚守。 

 此役,英军遭受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损失,共39人战死、130人受伤、3人失踪。战场上,英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大地。 

 休·高夫满脸愤怒,他的脸色铁青,对着副官吼道:“这些清军,怎么如此顽强,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我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镇江,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难缠。”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仇恨,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全部发泄在镇江城和清军身上。 

 而据耆英在战后调查,清军共有570多人战死,其中镇江、青州八旗的伤亡达30%,远超外省绿营援军的1.6%。八旗兵们以他们的英勇和牺牲,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但终究无法改变战争的局势。 

 事后英军“毁城垣,焚衙署,道路死伤枕藉”。镇江城在英军的暴行下,变成了一片废墟。 

 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满目疮痍,房屋被烧毁,清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惨状令人不忍首视。 

 一位英国参战军人看着这悲惨的景象,心中也有些不忍,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对同伴说:“只要是真实的回忆,就可觉得这颗心很难说是有人道的了。但即使是心肠最硬、资格最老,以杀人越货为生的人,看到这种悲惨景象也不能无动于衷的。我们的行为太过残忍,给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这种微弱的良知并不能改变英军的侵略本质,也无法挽回镇江城的悲惨命运。 

 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 

 他们得知镇江城破的消息后,犹如惊弓之鸟,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