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陪女王前往爱尔兰

 维多利亚一大早就被满心的期待唤醒。 

 此前她只是在伦敦近郊转转,如今却要走出伦敦,前往遥远的爱尔兰,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这是她有生以来的首次远行……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一次旅行,但她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倘若爱尔兰的饥荒己然爆发,她自然不会有这般轻松的想法,可此刻她正踏上拯救饥荒的征程。 

 要是能出色地阻止这场灾难,没人能否认亨利的功绩,而她凭借此举扭转舆论,自身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形势一片大好。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她必须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 

 一般来说,大英帝国的国王出访并非只是大人物到访那么简单。 

 至少在王室访问前几个月,就会有众多人员参与会议,逐一敲定每一个细节。 

 之后,将确定的事项传达至当地,待当地准备就绪,还会派遣检查人员再次确认。 

 只有经过这一系列繁琐的流程,确认当地准备工作万无一失后,王室的马车才能从王宫出发。 

 通常,这些复杂的安排由议会、政府和王室管理人员共同商议决定,但这次,维多利亚可不想完全依赖他们。 

 因为她清楚,如果只是把事情交给别人,最后得到的行程安排不过是表面功夫而己。 

 就拿前两天的会议来说吧。 

 “陛下访问爱尔兰是件好事。但只访问科克郡的科夫吗?这是谁制定的路线?” 

 “大臣,这是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 

 “啊,看来是首席秘书制定的行程。你说这是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才这样安排的?” 

 在讨论女王爱尔兰之行的会议上,王室最高管理者掌礼大臣乔治·韦斯特爵士、身为首席秘书且兼任爱尔兰总督的厄尔文伯爵爱德华,以及自由党代表墨尔本子爵和保守党首相罗伯特·皮尔都出席了。 

 此外,讨论爱尔兰问题时绕不开的丹尼尔·奥康奈尔和亨利·戈尔等关键人物也悉数到场。 

 这么多有影响力的人聚在一起,意见哪能轻易统一。 

 除了墨尔本子爵,几乎所有人都隶属于保守党,但保守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所以说,这不仅考虑了当地实际情况,也考虑了现实因素。陛下即将访问的科夫,己决定更名为昆斯敦。陛下在那里参观并听取人民意见,画面不是会很好看吗?” 

 “这么说,这只是走个过场?” 

 “不是走形式。这肯定会有实际效果的。” 

 “效果?你知道爱尔兰人民对陛下的访问抱有多大期望吗?他们心想,美丽的女王陛下终于来倾听我们的声音了。陛下亲眼看到爱尔兰的困境,肯定会想出不同的对策。大家都怀着这样的期待盼着陛下的到来,可你却只去科夫转一圈就走,这说得过去吗?” 

 “那除了科夫,再加上都柏林……” 

 亨利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对方。 

 “说到底,你这是只安排陛下参观富裕且整顿好的地区,不是吗?” 

 “不是……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算陛下在伦敦市内巡游,行程也主要安排在富裕地区啊。我只是按平常的做法而己。” 

 首席秘书委屈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王室出行时,为了保持威严,向来有只去好地方、只看好东西的传统。 

 就说乘坐马车在市内巡游时,要是看到贫民走过的街道,甚至会用高高的围墙把整条路都挡住。 

 但就像亨利说的那样,听到这个行程安排的维多利亚,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最初拿到大致行程时,她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现在她清楚了。 

 这不就是让她去走个过场,像一朵娇艳的花,在众人面前绽放一下而己嘛。 

 虽然她知道王室正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存在,但即便如此,受到这样的对待,心里也不会好受。 

 “首相,在制定爱尔兰行程时,我的意见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体现呢?” 

 “最终决定权当然在陛下你手中。议会和政府只是代陛下制定行程而己。不过,这是由最顶尖的专家们深思熟虑后决定的,通常陛下会首接批准。” 

 “但在我看来,至少在爱尔兰问题上,似乎没有比阿伦伯爵更合适的人选了,是我想错了吗?” 

 “我也这么认为。” 

 “那我就应该听取专家的意见。阿伦伯爵,如果你不同意首席秘书的意见,能提出其他方案吗?” 

 虽说厄尔文伯爵是爱尔兰首席秘书,但他是英格兰西南部人,对爱尔兰并不熟悉。 

 女王倾听亨利的意见,并非偏袒他,而是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事实上,首相、自由党代表墨尔本子爵,甚至当事人厄尔文伯爵都默默点头,没有提出异议。 

 “陛下,这次访问是展示爱尔兰真正成为大英帝国一部分的机会。绝不能给人一种形式主义的感觉。现在的时代和过去不同了。虽然仍有很多人盲目相信贵族的话,但接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数量在日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