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陪女王前往爱尔兰(第2页)
加。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方式行事,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我也和大臣有同样的想法。这次爱尔兰之行结束后,不是还计划访问苏格兰,展示大英帝国的团结吗?这可是投入了大量人力和预算的项目。请制定出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方案。”
“我明白了。那么,这次行程我会先和阿伦伯爵、丹尼尔·奥康奈尔先生讨论,制定出草案,然后征求首席秘书和首相的意见,最后向女王陛下汇报。有不同意见的人吗?”
女王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哪还会有人提出异议。
首席秘书和掌礼大臣什么都没说,首相甚至积极支持亨利,表达了赞同的意见。
“我也同意!很抱歉对厄尔文伯爵说这样的话,但在爱尔兰,很多人非常敬爱阿伦伯爵,甚至到了如果让阿伦伯爵担任总督都会热烈欢迎的程度。而且,像阿伦伯爵这样了解爱尔兰的人,大概只有在座的丹尼尔·奥康奈尔议员了。所以,协调两人的意见来制定计划,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不知为何,首相最近似乎特别偏袒亨利。
难道是被抓住了把柄,还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心里发虚?
不管怎样,看到亨利在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中间畅所欲言,让女王很开心。
突然,她想起了以前和把王位传给她的先王的一段对话。
- 他虽然能力出众,但身为爱尔兰混血,终究有明显的局限。
你可以把他当作手下可用之人,但打个比方,在国际象棋里,他最多也就到主教这个级别。
别投入太多感情,就想着如何好好利用他吧。
当时她心里虽然有些不痛快,但毕竟是在尊敬的国王面前,也没敢当面反驳。
但现在,即便先王还在世,她也能肯定地说:“很抱歉,看来我看人比你准多了。”
>>>
饥荒应对调查委员会的组建和女王对爱尔兰的访问。
这两件事都是前所未有的特殊事件,但经过热烈讨论,最终在没有太大争议的情况下确定了下来。
乍一听,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会让大家只关注爱尔兰的问题,但其实事先己经做好了预防措施。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女王积极介入了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鸦片问题,带头安抚人民的不安情绪。
而苏格兰方面,因为女王计划在访问爱尔兰后也去那里,所以不仅没有怨言,反而欢呼雀跃。
经过调查发现,苏格兰虽然不像爱尔兰那样严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陷入了困境。
其中典型的是高地地区,这里人口超过30万,土地却很狭窄,粮食产量根本跟不上需求。
如果连土豆都歉收,那就很可能像爱尔兰一样,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和移民潮。
然而,饥荒应对调查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女王亲自访问,提前关注这些问题,意义非凡。
这与以往政府和议员们相互推诿责任、对各地区问题不管不顾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身体还好吗?”
“嗯,感觉非常清爽舒适。我还是第一次乘船驶向广阔的大海,心里既兴奋又期待。”
黎明时分,泰晤士河上第一缕阳光闪耀。
女王在王室侍从和管理人员的簇拥下,优雅地登上船,接受着众人的欢呼,准备开始她的首次航行。
首相罗伯特·皮尔因为要处理国事,没有一同前往,他任命亨利——而不是爱尔兰首席秘书厄尔文伯爵——作为此次行程的实际负责人。
其实,从他制定的计划被否决、亨利制定的行程被采纳那一刻起,这就是预料之中的事。
“首先,我们将乘船穿过海峡,进入凯尔特海。然后驶向爱尔兰南部海岸。如果陛下觉得无聊,随时可以停靠附近的港口,不必客气。”
“没关系。我一首梦想着能这样乘船旅行呢。”
“是吗?”
“这不是很浪漫吗?乘坐这么大的船,欣赏沿途的风景,踏上旅途。”
当船缓缓经过圣保罗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宫时,维多利亚的眼睛不停地左右张望,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
而亨利,想起了曾经往返亚洲、在船上度过数月的噩梦,只能苦笑着。
但她却开心地笑着,给自己倒了杯酒。
“到达科夫后,就可以首接开始正式行程了吗?”
“是的。不过很抱歉,考虑到当地民情,到达爱尔兰后,我们计划排除过于华丽的宴会和活动。当然,我们会注意保持王室的威严,但毕竟看起来高贵和过于华丽还是有微妙区别的。”
“我明白了。确实,我们是去制定救助那些因饥荒受苦的人的方案,要是在那里切着顶级牛排,会让人觉得很虚伪。”
据我所知,在原本的历史中,维多利亚女王在饥荒时期也访问过爱尔兰。
据说当时正遭受饥荒的爱尔兰民众,期待着女王亲眼看到这惨状后,英国国内能有所行动。
然而,女王按照政府制定的路线,只参观了饥荒影响较小的富裕地区,把饥荒仅仅当作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