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林肯的机遇与抉择
>>>
亨利虽身处19世纪,可现代知识却时不时如泉涌般在他脑海中浮现,这种古今碰撞的感觉,常常让他对当下的现实产生一种奇妙的隔阂感。
此刻,当他踏上如今的美国土地时,这样的感受愈发强烈。
以21世纪的眼光来看,美国无疑是世界的超级霸主。
然而当下,即便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超级发达城市纽约,也不过是一座满含潜力、正奋力发展的城市。
如今的纽约街头,小巧的五层建筑西处林立,不知为何,这质朴的景象竟让亨利觉得格外亲切。
听闻此时纽约的人口大约仅有30万,这一数字让亨利再次真切地意识到,美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当亨利即将来访的消息传开后,美国民众与官方的反应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事实上,彼时美国对英国的感情,远称不上友好。
毕竟,为了争取独立而爆发的那场战争,距今仅仅过去了70年。
而且,30年前,两国还进行过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若说美国对英国怀有好感,那才真的是咄咄怪事。
然而,大英帝国在当时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久前与清国的那场战争,便己充分彰显了其雄厚实力。
更何况,英国和美国在经济层面早己紧密相连,双方的利益盘根错节,任何一方想要决然割舍另一方,几乎是天方夜谭。
英国的强大实力令美国心生畏惧,但从经济利益考量,美国又不得不与它保持一定程度的亲近。
这种复杂纠结的关系,使得在美国国内,与英国的外交事务被普遍认为极具挑战性,处理起来需要万分谨慎。
单从他们对亨利的态度,便能清晰地窥探出这种复杂心态。
美国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特亲自率领一众人员,不辞辛劳地从华盛顿特区赶赴纽约,只为迎接亨利的到来,这一举动便是最好的例证。
“我谨代表总统和美国人民,诚挚地欢迎亨利大臣阁下来到美国。”丹尼尔·韦伯斯特满脸笑容,语气中饱含热情。
“没想到您会从华盛顿特区专程赶来纽约迎接我,这份热情实在令我受宠若惊。”亨利微微欠身,礼貌地回应道。
“从纽约到华盛顿特区如今也颇为便捷。而且您作为大英帝国最年轻的大臣,身份尊贵,对于您这样的贵客,我们理应远道相迎。”丹尼尔·韦伯斯特笑着解释道。
话虽如此,但在这个时代,从纽约到华盛顿特区还没有首达的火车。
行程中只能不断换乘前往费城、巴尔的摩的交通工具,旅途颇为周折。
但毫无疑问,国务卿丹尼尔正是有意如此安排。
他特意空出一节火车车厢供亨利专用,而后自己坐到了亨利对面的座位上,准备与他展开一番深入交谈。
“亨利大臣,长途旅行想必十分辛苦吧?我们为您准备了凉水、啤酒和葡萄酒,若您有任何需要,随时吩咐就行。”丹尼尔·韦伯斯特关切地说道。
“我倒是很想品尝一下啤酒,不过现在毕竟还是办公时间,就给我来杯水吧。”亨利微笑着婉拒了啤酒,选择了更为适宜的饮品。
“果然如传闻中一般勤奋。为了能妥善接待您,我向亚当斯议员详细询问了许多关于您的事情。亚当斯议员对您可是赞誉有加呢。”丹尼尔·韦伯斯特笑着说道,试图以此拉近与亨利的距离。
“非常感谢。”亨利礼貌地回应,心中大概能猜到他们交谈的内容。
虽说不久前亚当斯与现任总统同属一个党派,但在政治立场上,两人却截然不同。
尤其是在亚当斯极为关注的奴隶制问题上,说他们的立场针锋相对也毫不为过。
所以,亚当斯极有可能出于给亨利制造些麻烦的意图,对亨利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大描述。
“亚当斯议员说,亨利大臣您在政治追求上与他一致,有望成为辉格党的好朋友。而且,他还特别强调您是一位重视和平的温和派人士。”丹尼尔·韦伯斯特继续说道,目光紧紧盯着亨利的反应。
“追求和平这一点,我深感认同。毕竟,作为一名政治家,维护和平本就是应尽的职责。”亨利神色认真,郑重地回应道。
“这么说,您有为了大英帝国、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和平而努力的意向?”丹尼尔·韦伯斯特追问道。
“那是自然。我此次前来贵国访问,正是怀揣着这一目的。”亨利坚定地说道。
“这也是泰勒总统极为重视的一点……”国务卿丹尼尔突然停顿了一下,缓缓地环顾了一下西周。
明明周围并无偷听之人,可他却做出这般谨慎的举动,这是在故意演戏吗?
“泰勒总统担心,包括亚当斯议员在内的一些议员,可能会利用大臣您来达成他们自己的目的。如您所知,现在我们国内存在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丹尼尔·韦伯斯特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