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战败阴影与虚荣挣扎:道光皇帝的纠结抉择(第2页)
“陛,陛下息怒!”
“俄罗斯这种傲慢无礼的要求,根本无需理会!”
“陛下务必果断拒绝他们的无理要求!”
当然,这些慷慨陈词的大臣们心里也清楚,以当下朝廷的实际情况,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与俄罗斯开战。
但转念一想,俄罗斯那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清朝和俄罗斯皆为领土广袤的大国,然而倘若战线在沿远东一带形成,从实际情况来看,双方能够投入战斗的军队,最多也不过数万人而己。
而且,对于清朝而言,大英帝国宛如一个从遥远西方突然冒出来的庞然大物,令人猝不及防。-4·0¨0!t+x_t?.*c~o¢m,
但俄罗斯却与之不同,它是与清朝己有数百年接触历史的国家,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清朝大臣们长期的观察认知中,实在难以相信俄罗斯会如同强大的英吉利一样,实力超过清朝。
道光皇帝自己,同样也是这般认为的。
“俄罗斯说到底也不过是根基不稳、虚张声势的豺狼罢了。朕绝对不会答应这种毫无道理的不合理要求,众爱卿务必齐心协力,一同想出渡过此次难关的良策!”
“立刻召集东北方面的驻防八旗军,命他们迅速驻扎到沿海州。”
“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实不允许大规模派遣八旗军。可将各地的汉人绿营军召集起来,用以补充兵力的不足。”
“但那些汉人绿营军战力低下与乡勇团练无异,凭这样的力量,又怎能对抗俄罗斯那些家伙的枪炮呢?”
“倘若俄罗斯人拥有和英吉利类似的先进枪炮,即便我们派出八旗军,应对起来也不会轻松。所以,至少要尽可能多地调集兵力……”
或许是上一次与英国战败的记忆太过刻骨铭心,太过惨痛,以至于此刻,哪怕大臣们纷纷高呼要强硬应对俄罗斯,也依然无法让满心忧虑的道光皇帝感到满意。
当然,道光皇帝的心中也难免有些纠结挣扎。
清朝长期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在心理上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自己竟比俄罗斯落后这一事实。
然而,倘若真的与俄罗斯开战,万一不幸战败了,将颜面何存,到时会是怎样一番可怕的景象呢?
那么,远江地区必然会被俄罗斯完全夺走,而这与当初败给英吉利时的情形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英吉利来自清朝从未深入接触过的遥远大陆,是一个新兴的强国。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双方在海军力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实际上,清朝朝野上下都一致认为,当初败给英吉利,主要是因为对方拥有强大无比的海军。
按照清朝一贯的逻辑思维,在陆军方面,只要英勇善战的清朝八旗军能够集结起来,便能够在陆地上轻易战胜任何对手。
再者,自从开放了香港共治区和五大经贸区之后,清朝在经济方面反倒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朝野上下,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官僚小吏,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那些出海务工的底层民众,清朝不仅可以从他们身上赚取一笔不菲的中介费,还能借此减轻国内的人口压力,避免这些人因生活所迫落草为寇,发动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