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清王朝的困境:内忧外患与民众的反抗情绪(第2页)
>>>
生活在19世纪,最让人感到不便的事情,排在首位的肯定是信息传递的速度了。
不过,电报业务现在己经大把大把地给塞缪尔·莫尔斯投钱,在加拿大和美国两地都开始了电信事业,就算现在不行,明年也该出成果了。
一旦有了成果,这项业务马上就会进入英国,所以再等个几年,这种让人抓狂的信息传递速度就会改善了。
但即便如此,要想构建起跨越大洲的通信网络,还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亚洲发生的事情传到亨利耳朵里时,必然会很迟。¨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
以现在这个时代的技术,要跨越物理距离进行快速通信,还只存在于试验阶段。
正因如此,亨利在完全不知道亚洲那边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正专心致志地制定着搞垮印度的东印度公司的计划。
要是能尽可能自然地除掉东印度公司,让印度当地的民众支持英国王室,就能比真实历史更平稳地让维多利亚成为印度女皇了吧。
这样一来,亨利的地位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与此同时,亨利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以瓜分巴林家族所占据的与印度相关的业务,稳稳当当地把权力也一并揽过来。
幸运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比亨利预想的更愿意配合。
由于犹太人这一与生俱来的弱点,他们无法站在权力的前台,所以只能依附像亨利这样的人。
亨利同样也因为身份的原因,不方便站到前台,但或许正因如此,他们反而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亨利并不歧视犹太人的过往经历,因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只有强与弱,是非对错这种东西小孩子才会在乎。
伟人有句话说的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但这句话是出自《奋斗自勉》的原文,而再看原句,“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正如殿下你所说,我们调查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当地的业务进展情况。果然,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合作的业务相当多,其中还有几项看起来不太靠谱的高风险业务。”
“太好了。深入调查这些业务,就能轻而易举地让人们对东印度公司的印象一落千丈。”
要是能借着这次机会把毒贩头子连根拔起,亨利心里肯定会畅快无比。
“啊,还有一件你要做的事。你们家族不仅在大英帝国,在法国那边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对吧?”
“是的。我们家族在法国也积累了大量财富。”
“你也知道,埃及一首以来都想修建一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自从埃及实际上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的几年前开始,这种动向就更加加速了。但是,如果真的要修建运河,相比与埃及关系不怎么样的我们,埃及与法国协商的可能性不是更高吗?”
“确实是这样。”
实际上,在真实历史中,埃及和法国合作开通了运河,但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狠狠地敲了一笔竹杠,这才使得英国能够大量购入运河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