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9 章:战争阴影下的朝倭局势与行动(第3页)
“先继续关注英国和幕府的动向,同时我们也要继续讨论相应的对策。爱卿们要群策群力,找到能让朝鲜获得最大利益的方法。” 李烉最后总结道。
“臣等铭记于心!” 大臣们齐声回答。
“我们一定会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如果倭国幕府至今还没有宣战,说不定英国从一开始就对朝鲜和倭国幕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这样的话,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英国到底有什么心思。
李烉感觉肚子又是一阵绞痛,但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调整了一下呼吸。
至少要坚持到这次战争结束,休息的话,之后再做也不迟吧。
>>>
与此同时,在倭国领土最北端被称作虾夷地的北海道,松前藩与幕府对其统治权的争夺仍未停歇,这片土地至今尚未形成制度化管理。
然而此刻,与往日的混乱不同,大批士兵己整齐列队,一场蓄谋己久的行动即将拉开帷幕。
“报告长官,全员整装待发。”一名军官立正敬礼。
“这是将俄国人逐出领土的天赐良机。”另一名军官目光灼灼,指尖摩挲着腰间佩刀,“今日风向正好,诸君且看——”
“天皇陛下庇佑吾等,连海风都在为帝国战舰引路。”那名军官随声附和,嘴角扬起志在必得的弧度。
客观来看,这支队伍兵力并不算多,但足以碾压库页岛上的俄军——毕竟据情报显示,对岸的俄国人更少。
“听说朝鲜向俄国宣战了?”队列中一名年轻士兵压低声音。
“他们收到了和我们同样的‘提议’。”军官冷笑一声,“在大英帝国的舰队威慑下,看来他们也选择了不违背英国、与之合作的道路。”
“这么说,俄国人现在首尾难顾了?既要防范朝鲜和清国边境,又要——”士兵的分析被另一名同伴打断。
“以俄国人的自大狂妄和傲慢,怎会想到边境会遭袭击?”
“可朝鲜都宣战了,我们不也应该宣战吗?”又有人发问。
“天皇陛下的宣战诏书己派专人送往俄国。”军官拍了拍腰间的油纸包,“不过嘛...负责递送文书的外交官遇上了风暴,恐怕要晚些时候才能抵达。”他挑眉轻笑,“在茫茫大海上,谁又能查证风暴是真是假?”
“全军听令!登舰!”军官抽出军刀指向海面,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让库页岛的鲜血,为天皇陛下的疆域献上最炽热的贺礼!”
随着号角声划破天际,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登上战船,船锚破水而出的声响中,这场充满野心的军事冒险正式启程。
而在库页岛的俄军基地内,士兵们正沉浸在浑浑噩噩的日常里。
“哈欠...又是无聊的一天。”一名士兵踢开脚边的空酒瓶,帽檐下的眼睛半睁半闭。
“哟,你是来训练的吗?”同伴斜倚着木屋立柱,叼着草根咧嘴一笑。
“训练个鬼。”对方啐了口唾沫,“与其在这鬼地方练刺刀,不如多睡会儿觉。”
对驻扎在此的俄军而言,战争仿佛是隔世传闻。
他们只隐约听说西边的黑海在打仗,却连黑海究竟在地图哪个角落都不清楚——这些来自西伯利亚乡下的年轻人,不过是被“开发东方”的口号哄骗至此,连圣彼得堡的轮廓都未曾见过。
“英国佬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一名满脸胡茬的士兵突然骂骂咧咧,“放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不打,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凑什么热闹?”
“可不嘛。”同伴附和着掏出怀表,表盘上还刻着从清国抢来的龙纹,“自从拿下海参崴,那地方才是帝国的眼珠子。就算结冰也要造破冰船,内港可是终年不冻——”
话音未落,一声突兀的枪响撕裂了午后的寂静。
“什么情况?”士兵们猛然抬头,手忙脚乱地去摸步枪。
“不会是因为训练没人来,所以开枪示威吧?”有人咽了口唾沫,“没来训练就开枪?这群疯子——”
“不对,枪声是从外围传来的!”一名少尉突然惊呼,他踉跄着撞翻了桌上的伏特加酒瓶,“是...是敌袭!”
凄厉的警报声几乎与此同时响起。
“有敌人!他们打进来了!”瞭望塔传来濒死般的惨叫,“是黄种人——!”
“黄种人?难道是朝鲜人?”
“不!是倭国人!是倭国人!”一名士兵透过望远镜,瞳孔因恐惧骤然收缩,“他们...他们拿着武士刀!”
轰然巨响中,基地外墙被炮火轰出巨大缺口。
当俄军士兵跌跌撞撞冲向炮台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血液凝固——数百名倭国士兵正端着刺刀蜂拥而至,军靴碾碎石子的声响如同死神的脚步声。
“该死!我们只有十发炮弹!”装填手的声音带着哭腔。
不久前朝鲜宣战并加强防御的时候,把库存不多的弹药和火炮都装上船运走。
虽然说之后会补给物资,但偏偏在情况最糟糕的时候,这些倭国人就攻过来了。
“快组织防御!快——”指挥官的怒吼被刺耳的金属碰撞声淹没。
倭国士兵己冲进基地,刺刀在阳光下划出冰冷的弧线,所到之处血肉横飞。
不到一小时,这座曾被俄军视为“绝对安全”的边境基地,己沦为血泊与火焰交织的炼狱。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于难,库页岛的局势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