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0 章:东莱至全罗道之行
那些身着官服的大臣们挤在甲板角落,表面维持着矜持,目光却不住地瞟向轰鸣的蒸汽机,拘谨的姿态与新奇的眼神形成滑稽的反差。
当朝鲜的文武百官们登上军舰时,为了维护身为臣子的威严,他们表面上故作镇定,神色肃穆。
但随着军舰缓缓驶离港口,引擎的轰鸣声与海浪的拍打声交织,甲板上的一切都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从精密复杂的导航仪器,到威力十足的舰载火炮,这些从未见过的先进设备,让他们再也难以压抑内心的好奇。
他们低声交谈,眼神中满是惊叹与探究,时不时还伸手轻轻触碰那些冰冷的金属装置。
此刻,“文化胜利”“技术胜利” 这些概念,在他们眼前变得无比真实。
英军秉持着开放的态度,除了军事机密区域严禁入内,其余地方都允许朝鲜高官们自由参观。
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让这些原本对大英帝国心存戒备的官员们,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
他们可是陪同国王前来的重要人物,在朝鲜国内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难想象,等他们返回汉城后,必将在朝堂之上掀起一番波澜。
李烉扶着雕花栏杆,看着烟囱喷出的浓烟在天际勾勒出黑色轨迹。
"这钢铁巨兽竟无需风帆便能破浪。" 李烉望着远处列队航行的舰队,喃喃道,"若将大英海军尽数集结,怕是能遮天蔽日。"
群臣闻言,慌忙围拢过来。"陛下与亨利亲王殿下会谈可还顺利?" 领议政赔笑着试探。
"得偿所愿。" 李烉望着海面腾起的白色浪花,突然话锋一转,"如今世界相连,依卿等之见,是否该应了 ' 得海洋者得天下 ' 这句老话?"
大臣们面面相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李烉轻笑一声,忽然问道:"众爱卿可知,如果寡人病故,朝鲜如果没有大英帝国撑腰,恐怕危在旦夕?"
众人一愣,更是脸色剧变:"主上鸿福齐天,定会万寿无疆......"
"寡人随口一说罢了。" 李烉转身望向波光粼粼的海面,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
看着大臣们的反应,李烉心里更加确定让阿尔弗雷德王子继承朝鲜王位,如果再能联姻的话,是维系朝鲜国运的唯一方法。?e-z?暁-税_枉^ +勉?废+粤!渎·
... 想到此处,胸腔中燃起久违的斗志,连呼吸都顺畅了几分。
海风卷起他的衣摆,露出内衬里绣着的十二道日月纹 —— 那是朝鲜国王独有的纹样。
此刻,这些金线在阳光下泛着暗红,像极了太医院煎药时腾起的热气。
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上面新刻的 "传贤" 二字还带着刻刀的毛边,而 "守土安民" 西字己被磨得发亮。
夜幕降临,"不列颠尼亚" 号的探照灯扫过甲板,将李奂的影子投在舱壁上,像一幅被拉长的剪影画。
他摸了摸袖中藏着的《传位诏书》,阿尔弗雷德的名字被墨水浸透,晕开小片阴影 —— 那是他方才咳嗽时溅上的血点。
不知不觉间,他又多了一个必须要多活一段时间的理由 ——
不是为了延续自己的性命,而是要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眼看见阿尔弗雷德王子戴上朝鲜的王冠,让大英帝国的军舰,成为李氏王朝最后的护身符。、
>>> 李烉与大臣们的对话
与亨利分别后,李烉回到汉城,立刻着手履行之前的约定。
起初,朝堂上不乏反对之声,一些大臣认为西医的治疗方法未经证实,不可轻信。
但随着李烉的病情逐渐出现好转的迹象,这些质疑的声音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烉趁机开始为 “让亨利的二儿子阿尔弗雷德王子继承王位” 一事做铺垫。
他下令仔细翻阅王室户籍,对家族中拥有 5 岁以下女孩的王室成员进行详细调查。
心思敏锐的大臣们很快就猜到了国王的意图。
“陛下,若要与亨利亲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选择一位适婚年龄的王室女子嫁给他,岂不是更好?” 一位大臣进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