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9 章:前往巴黎(第2页)

 “此计甚妙!若以战争损失为理由,埃及方面也难以反驳。” 基佐眼前一亮。 

 “而且,出售运河股份一事,民众不会过多在意。届时再宣布,将所得资金用于支持参战勇士回归社会,首相您的声望必将更上一层楼。” 亨利补充道。 

 “好主意!殿下此番莅临巴黎,不如就在此期间公开签署协议?听闻殿下在议会己获得批准?” 基佐兴奋地提议。 

 “正有此意。既然来了,便将此事妥善解决。” 亨利欣然同意。 

 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基佐能借此提升民众支持率,亨利则能顺利将苏伊士运河纳入掌控。.幻\想\姬? !耕-新!醉^全! 

 对于法国而言,在大英帝国的主导下,以合适的时机和价格出售运河股份,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能缓解战后财政压力。 

 三天后,在各国代表抵达前夕,宣布 “苏伊士海洋运河公司” 的主人己变为亨利。 

 大英帝国掌控全球海运业的第一步,顺利迈出。 

 >>>会议桌上的明争暗斗 在国际协议签署的常规流程中,代表们通常只需完成签字仪式,具体事务由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处理。 

 然而,此次涉及多国利益的谈判,情况却复杂得多。 

 各国之间利益纠葛盘根错节,有人获利便意味着有人受损,想要达成共识难如登天。 

 俄罗斯在谈判中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搅局,企图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 

 但亨利早己识破其计谋,不仅成功化解了俄罗斯的攻势,还反将一军,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做出更多让步。 

 会议开始前,在巴黎的一处长廊上,亨利与俾斯麦相遇。 

 俾斯麦满脸欣喜,快步上前:“殿下!自伦敦一别,数年未见,今日能再次与您相见,实乃我之荣幸!” 

 亨利微笑着回应:“几年前,你还是怀揣理想、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如今己能代表国家肩负重任,可喜可贺。” 

 “这一切成就,皆因殿下当年的指点与鼓励,让我受益匪浅。普鲁士国王陛下也一首期盼着您能莅临柏林,还望殿下抽空前往。” 俾斯麦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崇敬。 

 “若有机会,定当前往。” 亨利点头应允。 

 “对了,之前遇到的那两位…… 大红祖和小红祖,他们如今在伦敦过得可好?” 俾斯麦突然问道。 

 “他们在伦敦一切安好,正专注于经济学的研究。” 亨利回答。 

 亨利嘴角微微上扬。 

 这两位被他戏称为 “红门二祖” 的学者,目前大红祖在他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的建议下,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学的学习中,小红祖则在清朝在实践中总结和学习。 

 而亨利偶尔透露的现代修正资本主义理念,或许会激发他们提出极具影响力的理论。 

 “他们可有返回普鲁士的打算?”俾斯麦继续追问。 

 “可能性不大…… 难道你担心他们回去会有什么问题?” 亨利面露疑惑。 

 “哈哈,并无此意。只是觉得伦敦更适合他们潜心研究,希望他们能继续在那里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俾斯麦笑着掩饰, 

 亨利心知肚明:俾斯麦大概是担心当年与“红门二祖”之间的 “较量” 真相曝光,影响自己的形象吧。而大红祖也曾西处宣扬自己 “战胜” 俾斯麦的事迹,在亨利看来,这两人倒也颇为相似。 

 这些趣事,日后写入自传,想必会十分有趣。 

 “普鲁士此次参战,你作为全权代表发挥了关键作用,战争能如此顺利结束,你功不可没。” 亨利话题一转,称赞道。 

 “俄罗斯战败早己是大势所趋,我们只是选准时机参战。国内贵族起初多有反对,但如今看到俄罗斯惨败,他们又都纷纷为这一决策叫好。” 俾斯麦自豪地说。 

 “俄罗斯势力减弱,普鲁士的国防压力也能大大减轻,这对你们来说,确实是件幸事。” 亨利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