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9 章:前往巴黎(第3页)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漫步走向会议室。 

 此刻,会议室门口,安保人员林立,气氛庄重而紧张。 

 走进会议室,亨利目光扫视全场,向各国代表一一致意。 

 此时,欧洲强国的代表们齐聚一堂:俄罗斯外交部长戈尔恰科夫、奥斯曼帝国元帅阿里帕夏、法国外交部长埃杜阿尔?路易、奥地利代表卡尔?费迪南德?冯?布尔韦尔伯爵、普鲁士全权代表奥托?冯?俾斯麦,还有亨利?戈尔?汉诺威。这里,将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 

 “首先,我代表大英帝国提出要求:在黑海,俄罗斯所有军队和舰队必须解除武装,禁止军舰航行,不得在任何港口停泊。请问各位对此有何异议?” 亨利开门见山,语气坚定。 

 “法国赞成!” 埃杜阿尔?路易率先表态。 

 “奥斯曼帝国赞成!” 阿里帕夏紧随其后。 

 戈尔恰科夫脸色阴沉,犹豫片刻后,无奈地说:“…… 俄罗斯接受。”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具体的细节将由工作人员进一步商讨确定。 

 而俄罗斯此前企图离间法国和普鲁士的计划,因俾斯麦坚定地站在亨利一方而彻底失败。 

 俾斯麦更是毫不掩饰地宣称:“普鲁士的外交政策核心,便是与大英帝国友好相处。” 

 在这种局势下,巴黎会议的进程十分顺利。 

 从多瑙河到克里米亚半岛,从高加索到比萨拉比亚,再到波兰,俄罗斯在各个地区的势力范围不断被压缩,只能被动地接受联军代表们提出的各项要求,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如此看来,欧洲的问题己基本达成共识。” 亨利满意地说道。 

 戈尔恰科夫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以为这场漫长而煎熬的谈判即将结束。 

 然而,亨利话锋突然一转:“接下来,我们谈谈亚洲问题。清朝、朝鲜和日本也是这场战争的相关方,若将它们排除在外,显然不妥。 

 恰好这两个国家一首委托大英帝国为其发声,那么,我便代表它们提出一些主张。” 

 戈尔恰科夫脸色骤变,急忙起身反对:“殿下!这三个国家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没有其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讨论,日后恐怕会引发诸多问题。依我之见,还是等三国代表到齐,另择时间再议为好……” 

 亨利不慌不忙,从文件中取出几张纸,递给戈尔恰科夫:“部长请过目,这是清朝皇帝、朝鲜国王和日本天皇签署的委托书,指定我为他们的代理人。” 

 戈尔恰科夫难以置信地接过文件,看着翻译件上的内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当他看到另一张纸上 “代表伟大的天皇陛下,将日本的代表资格委托给亨利?戈尔?德川?汉诺威” 时,瞪大了眼睛,声音颤抖地问:“不,这是什么?难道这里的和睦王,…… 李?汉诺威和德川?汉诺威……” 

 “没错,正是在下。” 亨利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透露出胜券在握的自信。 

 在欧洲的谈判中,需要平衡法国、奥斯曼、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多国的利益;而在亚洲,由于清朝、朝鲜和日本的全权委托,亨利的意见几乎等同于东北亚地区的立场。 

 “正如部长所说,具体细节我们可以后续再议。 

 但在此,我们先确定几个关键原则:首先,原属清朝的滨海边疆区以《尼布楚条约》为准,应全部归还;其次,俄罗斯应放弃千岛群岛。不知部长意下如何?” 亨利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戈尔恰科夫。 

 戈尔恰科夫呆立当场,他怎么也没想到,亨利竟还有这样的 “杀手锏”。 

 而这一切,都在亨利的精心布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