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播报员于海棠(第2页)
小张吐了吐舌头:“知道啦,上次写炼钢车间的张师傅‘力挽狂澜’,被他追着骂了三天,说我把他写成了戏文里的武将。”
于海棠笑了,指尖在“傻柱”两个字上轻轻敲着。上周在食堂排队时,她亲眼看见这男人把自己的降温茶分给了烧锅炉的老陈头,粗粝的手掌捏着搪瓷缸,指缝里还嵌着没洗干净的机油。
“对了海棠姐,”小张突然想起什么,“刚才接到电话,说傻柱师傅拒绝了厂报的采访,说要把版面让给修水泵的老李头。”
于海棠握着钢笔的手顿了顿,墨水在纸上洇出个小圆点。她想起去年冬天,自己加班到深夜,播音室的暖气坏了,是傻柱抱着台旧暖气片敲开了门,粗声粗气地说“食堂后山捡的,还热乎”,暖气片上的铁锈蹭了他满袖子。
“把‘职工风采’的时长加五分钟,”她忽然开口,笔尖在纸上划出清晰的线,“加一段‘无名英雄’专栏,就写老李头三十年没出过差错的水泵压力表,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座钟的摆锤轻轻晃动,于海棠重新戴上耳机,调试频率时,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空荡的播音室里回响:“接下来为您播放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祝各位工友午间愉快。”
音乐响起的间隙,她望向窗外。运输队的卡车正轰隆隆驶过,车斗里的新钢材反射着刺眼的光。远处的高炉冒着白烟,与天上的云连在一处,于海棠忽然觉得,自己的声音就像这烟,看似轻飘飘的,却能把厂区每个角落的故事串起来——王师傅的烫伤、老李头的压力表、傻柱拒绝采访时红着脸说的“都是该做的”,还有无数个在机床前、料场里、检修道上默默流汗的身影。
“对了小张,”她忽然转头,“把明天的天气预报加上一句:夜间有小雨,露天作业的工友记得带雨具。”
小张刚要应声,播音台的电话响了。于海棠接起,听筒里传来工会主席的声音:“海棠,晚上七点的职工晚会,你得主持一下。还有,傻柱那小子还是不肯上台,你想个辙让他露个脸。”
她捏着听筒,看向窗外那片被阳光晒得发烫的操场。傍晚的降温茶该熬好了,傻柱说不定正蹲在食堂门口帮着搬保温桶,粗粝的手指抓着桶沿,指节泛白。
“知道了,”于海棠轻声说,“我有办法。”
挂了电话,她在广播稿的背面画了个小小的保温桶,旁边写着:“今晚的节目单,加一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