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徐庶妙计定汉中(第3页)


 但这次阳平关的防守战中,守军和攻城一方的战损比才堪堪达到1:2,甚至还不到。


 这就是正规军和民夫的差别。


 即便蜀军承平多年,可也是正规军,军事素养在那里放着呢。


 哪怕道兵再怎么悍不畏死,被箭射中咽喉,也还是会死,被刀砍中脖子,也一样会死。


 不怕死,反而成了他们的缺点。


 对这样的兵,赵云自然看不上眼。


 赵云只留下三千汉军,其余的全都调拨给徐庶听用。


 至于原本剩余的道兵,也不能浪费。通通让他们去修缮城墙,以防备下次蜀军的进攻。


 ……


 张任果然没有辜负赵云的希望。


 从阳平关下逃脱后,就开始竖旗招兵。


 蜀中多山,昨日逃脱的蜀兵,大多钻进了山中深处,以逃避汉军的追杀。


 对于蜀兵来说,进山就跟回家没什么两样。


 当张任的帅旗再次竖起来时,三三两两的溃兵结伴回营,等到日落时分,张任点查人数,竟还有六万多的大军。


 除去攻城死伤的三万余人,昨日一战,汉军并没有杀伤太多蜀兵。


 大军溃败后,最大的伤亡,往往都是来自敌军的追杀。


 昨日蜀军逃的太快了。


 汉军没追上。


 伤亡自然不重。


 为了防止汉军突袭,张任命令大军后撤三十里安营扎寨。并借此机会,让麾下士兵们修整一番,只等修整好后,就再次攻打阳平关。


 那日与赵云交战,张任看的清楚,赵云的援兵只有数千人。自己的大军之所以会溃败,是自己轻敌了,没想到赵云能够那么快就冲破阻挡,杀到自己主力大军的背后,以至于主力大军军心涣散。


 现在自己已经有了防备,不会再轻敌了。这数千人即便都进入阳平关,那现在阳平关的守军也不足两万之数。


 而自己麾下还有足足六万大军,六万对两万,三倍的兵力差距,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