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建安七年(第2页)
夜色渐深,刘浪离开皇宫时,护城河的冰面上倒映着未央宫的轮廓。
他抬头望着城楼上飘扬的"汉"字大旗。
来到这个世界三年了,他终于让这座承载着大汉四百年荣光的都城,在战火的废墟上重新矗立起来。
当小黄门赵安尖细的嗓音穿透晨雾,将祭天旨意传至朝堂时,鎏金蟠龙柱下的群臣瞬间陷入死寂。
太尉杨彪手中的象牙笏板"当啷"坠地,震得青砖缝隙里的积尘簌簌扬起。
“自中平六年董卓乱政以来,祭天大典已中断十有三载,想不到臣有生之年,居然还能看到天子再次举行祭天大典......”
老臣的声音颤抖得如同风中残烛,浑浊的眼仁死死盯着御座上神色平静的刘协:“只是如今社稷未安,天下未定,若是贸然举办如此盛典,恐……”
“恐什么?”刘浪玄色锦袍扫过丹陛,腰间的横刀随着步伐铿锵作响。
他立于天子身后,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群臣:“是恐耗费钱粮,还是恐不合旧制?”
殿外寒风呼啸,却压不住他字字千钧的质问:“昔年高祖斩白蛇起义,于汜水之阳筑坛祭天;光武中兴,在鄗南设坛告祀天地。今陛下重掌乾坤,恢复汉室仪轨,举行祭天大典,正是顺应天命!”
天子要举办祭天大典,事前并没有跟刘浪透气。
但刘浪知道,自继位以来,一直活在恐惧中的天子,眼看汉室如日中天,再也不复当初风中残烛的境况。
这位年龄不大的天子,也不免少年人的心性,想要炫耀一番。
平常人压抑的太久了,都要发泄一下。何况是天子。
所以刘浪很理解天子的心思。
而且这个时候,举办祭天大典,不但能提升天子的威望,最主要的是还能像天下人宣示这江山主权:这天下,依旧是大汉的天下。
而且举办祭天大典,难免要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
大家跟着天子一起出生入死,赴汤蹈火的,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封侯拜将,封妻荫子吗?
这个时候封赏有功之臣,能够更好的凝聚人心。
于公于私,刘浪都不会驳斥天子,反而会极力促成此事。
议郎孔融突然越众而出,广袖翻飞,扬起满殿雪尘:“太师所言差矣!”
他花白的胡须因激愤而颤动:“祭天需备太牢三牲、五色土坛,更要昭告天下诸侯共襄盛举。如今袁绍据河北,曹操霸中原,孙策虎踞江东,他们岂会甘心俯首?此礼若行,必引刀兵!”
孔融这家伙,仗着自己是孔子后裔的身份,向来傲慢。
当初天子入关中时,他并没有跟着,是后来看朝廷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自己厚着脸皮跑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