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老臣童贯(第2页)
童贯哭了一阵神情亢奋道:“马大元帅,老夫是将死之人被马将军留用一直感恩不尽,皇上这封信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那就是叫马将军从张邦昌那里取回传国玉玺,将大宋朝皇位传给你!”
童贯说着信誓旦旦,道:“去张邦昌那里拿传国玉玺的事包在老朽身上,老朽带着太上皇的信札去找张少宰;他不会不给面子!”
童贯了解张邦昌张邦昌,张邦昌是进士出身,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文武百官等多人打算北归,强逼张邦昌做了大楚傀儡皇帝。
张邦昌不想做汉奸,接到金人的册封后久久不上位,完颜宗翰警告他:“再不登基就杀大臣,纵兵血洗汴梁城。”
张邦昌有几种选择,一个是坚决不做大楚皇帝做忠臣死掉。
如果那样的话不但自己死了,金军还会杀死大臣,血洗汴梁城。
如果张邦昌不做,金人也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再选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是个亲金分子,真心忠于金朝,有可能会鱼肉当地老百姓。
如果金人自己管理中原王朝,这帮孙子是草原蛮族根本不会管理,除了杀人,对经济和社会治安起到一点好作用。
以张邦昌才智,绝对不会想不到,只要当了这个皇帝,自己在历史上会得一个“汉奸”的骂名。
但是,权衡之下,张邦昌选择了后者,宁可一人的骂名,莫让全城受屠戮。
张邦昌做了大楚皇帝后,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而不是皇帝的办公地紫辰殿和垂拱殿。
办公桌椅西向放置,北宋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
张邦昌坚决制止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必定“东面拱立”。
张邦昌与朝廷官员开会聊天时自称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来时用“手书”而不是“圣旨”。
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他坚持为臣而非为君的礼制,始终是与朝廷官员们以平级关系相处。
王时雍是推举张邦昌成为皇帝的首席功臣,也可以说是他的心腹和死党,可是当王时雍以皇帝专用的“陛下”称呼他时,他丝毫不留情面地将其狠狠训斥了一番。
金军一撤,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吕好问劝张邦昌还政康王。王时雍,徐秉哲,却告诫他骑虎难下,还政必无善终。
张邦昌举棋不定,童贯要是捧着太上皇的信札索要传国玉玺;张邦昌不会不给。
马超早就明白宋徽宗当着自己面给张邦昌写信的意图,可他嘴上却搪塞童贯,笑道:“这怎么可能?九皇子康王赵构已经在应天府做了皇上建立南宋,马超是穿越之人,岂能和康王赵构争位而兄弟阋墙!”
童贯笑得山响,道:“马大帅不用提康王赵构,道君皇上早知道赵构在应天府建立了南宋;可他认定自己的儿子都不会将女真人赶出中原,才不想将传国玉玺传授他们;道君皇上看准的三国锦马超,只有三国锦马超继承了皇位,才能呈现《清明上河图》中描述的繁华大宋;因此才给张邦昌写信!”
顿了下深深咽下一口唾沫,道:“张邦昌明面上做了大楚皇上,可他心向大宋忠于宋徽宗;道君皇上给张邦昌写信索要传国玉玺,意思再明了不过;叫马将军继位!”
童贯言之凿凿地说完,长长吸了几口气,道:“老朽今年73岁了,太上皇45岁,老朽比太上皇大了整整28岁,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十分了解太上皇的心思!”
童贯如此这般说完,畅笑一声,道:“马将军您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十四皇子徐王殿下,继承大宋皇位那是顺理成章!”
李刚参上话:“童太师的言语有道理,可康王赵构在南京以正统皇子身份登基,麾下已经拥聚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吴璘一帮武将,马将军倘若以十四皇子徐王殿下身份登基赵构一定不服;倘若率领南宋的军队攻打,我们就是四面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