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校的三好学生核动力战列舰

第98章 臣道

第98章 臣道

 

戍天历33年4月,“公共奴营”的贪腐案件被掀开了,武飞处理了一大批人。

 

由于大量犯事的公共奴营的管理者,都是武飞任命的功勋子弟。

 

武飞:“这帮蠢货被商人集团们给拖下水了。“

 

对于这帮蠢货,对此武飞采取了连坐制,将那些举荐者们的军功进行了减免,但减免的最高幅度不超过军功的三分之一!

 

这和武飞征粮时,一定要给被征粮者留有足够口粮的道理一样。

 

如果陡然将一个人的成就抹的太过了,就会引起巨大反抗;而抹掉三分之一,刚好是在心痛长教训,却又仍然愿意听从命令的区间内。

 

这场大案中,百分之八十的涉案者们,所连坐的功勋担保者们都没有到达要抹掉三分之一功劳的水平;当然饶是如此,整个军方内部也怨声载道,一些军士归家后立刻是教育败家子们。他们的父母大哥也都把这些败家子们给打了一顿。

 

一时间岭南多地,都有家法执行时的哭嚎声。而隔天后,治疗皮肉伤的膏药供不应求。

 

…算计分割线…

 

至于剩下那百分之十几的严重涉案者们,他们犯下的过错,倘若要用军功来抵罪,是超过三分之一了。武飞干脆没让他们把自己宝贵的军功拿出来抵耗了。

 

当然作为“法家体系”的拥趸,武飞也不会搞什么恩赦。

 

“扣军功会导致血酬贬值”所以不能无限制“扣军功”。

 

朱重八的“免死金牌”和“大明宝钞”都是因为没能保值,所以成了笑话。作为南疆兵主,武飞对麾下军功血酬保值是相当看重的。

 

武飞找到另一种兑换方式来让他们疼,直接给他们放“将功抵罪贷”。贷给他们一批“功勋点”让他们来赎罪。这些贷出来功勋点不受“三分之一”限额的,但是要还的。

 

官僚体系赎罪绝不可能不可能是金钱,

 

“议罪银”制度是最愚蠢的决策。因为顶层不可能分辨出:哪一块白银是省吃俭用积攒的,哪一块是变本加厉搜刮来的;所以,让官僚转交议罪银,等于变相惩罚官僚管理下的百姓。

 

武小雀:“但有一种东西是绝对能分辨出是不是官僚自己的,那就是青春。”

 

…贷可贷,非常贷,…

 

在雍鸡关的将军府中,武飞亲自宴请了这一波家中出了不肖子孙的军功代表。其中包括一些武姓的子弟。

 

武飞在面对这些军功代表们一个个跪着痛哭流涕,要求自己将“犯案的家族子弟直接明正典刑”的恳求时,内心呵呵一笑,心里默念道:“他喵的和我玩逼宫呢。”

 

武飞记得石虎就这么搞过,自己哭哭啼啼要请罪的以退为进把戏。

 

当然,武飞不是石宏这样缺乏权威的君主,武飞现在是真的有能力玩大清洗。故这帮来哭唧唧的功勋派们,以退为进,所谓“进”,其实也就是希望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宴会上一个个功狗们的期望:武飞心软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他们有这么种想法不无道理,毕竟臣侍武飞这么长时间,摸透了武飞的性格,武飞对军中向来是少杀的。

 

当然武飞的少杀,不代表这帮人不怕,武飞的惩罚是一点不少的。

 

宴会中,武飞在所有人哭完了之后,就慢条斯理地表达明了:“免责是不可以减免的,但是可以不削功。”

 

这句话让众人宕机一秒,不知道武飞说啥意思。仿佛是“坐牢是还要坐的,但是可以不降工资”这样莫名其妙。

 

随后,他们就知道这不是“莫名其妙”,武小雀的跳跃性思维让他们在张嘴惊讶的刹那,被硬塞一杯罚酒。

 

武飞:“相关的军功担保者们,带着家里面这些涉案子弟,去灵江南岸外驻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上来抵消罪责。在这个大案中,犯了最大案件的人,其自己是要在灵江南部至少常驻六十年。(几乎是三代人)这部分外驻者的驻扎时长,和“将功抵罪贷”所需的功勋点相关。一次贷款一次结清,外驻时长不接受未来任何新立功的减免。也就是说,外放驻扎时,你们还是“功勋卓著”的爷,爵位上没有任何贬。”

 

不少武家子弟刚想凑一点功勋,乞求赖着不走的小心思,直接被武飞给否了。

 

武飞:功劳要是能无限制抵消,功劳是不值钱了,律法也变成了儿戏。别以为我不知道,有些人虽然被贬了,但是还有家族的帮衬。而直接带着功勋贬出去,家族就鞭长莫及帮衬不了,这才是“罚到痛点”上。

 

至于跑到灵江以南再触犯法律怎么办灵江以南律法的约束力就非常弱,除非公开叛乱,否则的话,基本没啥法律可以触犯;相较于律法,更大危险是瞎搞后,被下属们不堪欺辱悄悄勒死,然后上报病故。

 

武飞很确定,这帮驻南功勋集团们一定会好好干的。

 

武飞这么干在政治层面也是有需要,需要灵江南部有一个稳定集团能够不断积累功勋话语权,这个集团能够站在灵江南部的角度进行发言,而不是一个个原子化找着中枢把功劳私自兑现成了挤入帝国中心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