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直插鞑子心脏(第2页)
为保全自身安全与地位,辽东将门纷纷自行培养一批家丁。
他们对这些家丁悉心照料,从武器装备到生活物资,无一不是选用最好的。
因此,这些家丁的战斗力确实颇为强劲。
然而,家丁数量有限,充其量勉强应对小股满清骑兵。
即便如此,将领们还不敢轻易过多动用家丁,毕竟培养一名家丁花费不小,每损失一人,他们都痛心疾首。
种种现象,深刻地暴露了当时明军内部的腐败,也为辽东局势的日趋严峻埋下了隐患。
这些对宋天明来说不算是什么问题,他有枪有炮,只要人员上去了,跟满清打野战也不怕。
克难军的火枪比同时代的火枪打的更远,也打的更准,具有射程上的优势。
克难军的大炮就是野战炮,比红夷大炮更轻,一匹马就能拉着走,更加适合打野战。
而缴获来的马匹组成的骑兵,可以侦查,又可以追击敌人。
在没有大部队围攻的前提下,克难军确实可以横着走。
自从大炮第一次实战之后,结果就变得不一样了。
白天时分,一旦遭遇小股满清骑兵,他们便果断出击,将其一举歼灭;若是碰上大股骑兵,则迅速隐蔽起来。
得益于在空中监视的老鹰,他们行动自如,如鱼得水。
待到夜幕降临,便是他们主动出击的时刻。
作战时,炮兵率先发动攻击,以炮火开路;步枪兵则迅速包抄,堵住农庄出入口;骑兵则瞅准时机,乘虚而入,进行收尾。
如此一套流程下来,那些仅有低矮城墙或是木头篱笆防护的农庄,很快便沦为一片废墟。
之后,他们会展开一系列行动:杀掉作恶的鞑子,仔细甄别并除掉可恶的汉奸,解救那些饱受奴役的奴隶,进一步扩充自身队伍。
一个月后,唐老三的一连,赵老四的二连,王老五的骑兵连,李老六的炮兵连,田小七的后勤保障连人数都破120了,成为名副其实的连长,而宋天明也成为600人的加强营营长。
由于鞑子的无私贡献(气血),后来加入的克难军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强化,但至少都能够恢复健康,靠着手中的武器也可以大杀四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