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七七和丈夫50
七七手一顿,豆仁滚进篮底发出清脆的响。她当然明白丈夫的意思——公公当年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临终前抓着孙子的手说“好男儿要为国家扛枪”。这些年丈夫把父亲留下的军功章擦得锃亮,却从不主动提参军的事,直到儿子今年高考落榜。
“小轩那身子骨,太阳晒久点就头晕。”七七揪着毛豆的筋络,声音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去年军训回来,脖子和胳膊晒脱两层皮。”
丈夫用沾着豆腥的手抹了把脸,指缝里露出双发红的眼睛:“我查过今年征兵政策,大学生入伍有学费补偿,退役还能专升本。”他忽然抓住七七的手腕,掌心粗粝得像块磨刀石,“昨天隔壁老张家闺女考上军校,全村敲锣打鼓放炮仗……”
七七想起儿子房间里贴着的航母海报。那孩子总把舰载机的模型擦得能照见人影,却从没说过想当兵。夜里她摸黑起床,看见儿子房门的缝隙还亮着光。透过门缝,小轩正对着电脑看征兵宣传片,屏幕蓝光映得少年人眼里的血丝像地图上的行军路线。
第二天清晨,七七蒸了屉儿子最爱的槐花包子。小轩咬着包子皮,突然问:“妈,要是我去当兵,你和爸会想我吗?”丈夫猛地咳嗽起来,豆浆洒了半桌。七七用围裙擦手,擦到第三遍才开口:“想啊,怎么不想。你爸昨晚把咱家相册翻出来,看你百天照看到三点。”
报名那天下了小雨,镇政府门口的红条幅被雨水洇成深红色。小轩穿着七七连夜改小的白衬衣,像棵抽条的青竹。工作人员递来表格时,丈夫突然说等等,然后跑到对面小卖部买了包平时舍不得抽的中华烟,塞给负责体检的老班长:“孩子从小没离开过家,拜托您多照应。”
体检结束后,小轩在操场边打电话给七七。少年声音混着雨声传过来:“妈,我视力5.0,血压也正常!”七七听着电话那头窸窸窣窣的动静,仿佛能看见儿子正用袖子擦额头的雨水,像小时候摔倒后自己爬起来的模样。
挂电话前,小轩突然小声说:“你们别担心,我查到新兵连能打电话。”七七站在厨房,看着窗外被雨水打湿的石榴树——去年结的果子还挂在枝头,今年又冒了新花。她想起丈夫昨夜蹲在院里擦军功章,月光把那些铜质勋章照得像会发光的种子。
“去吧。”七七对着已经挂断的电话轻声说,“咱家的树,等你回来吃石榴。”
女儿疼弟弟,不想让弟弟去当兵——这话在七七家,像一粒火星子,落进了刚刚点着的柴灶里,“噗”地蹿出一股蓝焰。
姐姐叫阿宝比弟弟阿轩大三岁。打小她就是半个妈:爸妈下地,她背着弟弟在田埂上转;弟弟发高烧,她拿井水和白酒一遍遍擦脚心;弟弟六岁那年被鹅撵得摔进沟里,她抡着竹竿把鹅追得满村飞,自己膝盖磕得血肉模糊。后来她去省城读大学,每月省下助学金给弟弟寄零食,自己啃馒头就咸菜。弟弟高一住校,她连夜坐火车赶回来,只为给他送一双亲手刷白的球鞋——怕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如今弟弟偷偷在网上报了名,阿宝从实习单位请假回家,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同意!”
那天午后,堂屋门槛被太阳烤得发烫。阿宝把弟弟拽到阴影里,声音压得低却发抖:“你从小一打针就哭,去部队挨得住?你膝盖韧带拉伤过,三公里都跑不完!”她越说越急,指甲陷进弟弟的袖口,“你要是、要是……”那个“回不来”她死活说不出口,眼泪倒先滚下来,砸在弟弟手背上,烫得他直缩。
弟弟垂着头,后颈晒得通红。他不敢看姐姐——小时候他怕鹅,现在他怕姐姐哭。半晌,他嗫嚅:“姐,我查过了,兵种可以选后勤,不上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