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七七和丈夫83(第3页)
小满五岁,开始问奇怪的问题。
“娘,阿斗会不会变成天上的驴星星?”
“阿雪为什么不会说话,却能听懂我说‘坐下’?”
“我们死了以后,还能遇见它们吗?”
七七答不上来,就带她去山坡看落日。阿斗驮着小满,阿雪在前面蹦蹦跳跳。夕阳越沉越低,天空像被驴蹄子踢翻的染缸。小满忽然指着天边:“娘,你看!阿斗的影子长到天上去啦!”七七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阿斗的剪影果真铺成一条长长的桥,一头连着孩子,一头没入云端。
那一刻,七七觉得:孩子的心是干净的镜子,照得见所有生灵的灵魂。镜子越大,世界就越大;镜子越亮,世界就没有阴暗的角落。
后来小满上了学堂。先生教“仁”字,说“二人也,亲也”。小满举手:“先生,加一条驴、一条狗,算不算‘仁’?”学堂里哄堂大笑,先生却愣了半晌,抚着她的头说:“算,怎么不算?人心若大,万物皆可入内。”
放学回家,小满把这句话学给七七听。七七正给阿斗刷背,刷到那块早年拉车磨出的老茧,忽然笑了。她想起阿斗刚站起来那天,她抱着它哭;想起赵婶的死、教书先生的死;想起那些“人不如畜”的寒心往事。如今再看,那些寒夜像被小满和阿斗、阿雪一起点起的小火堆,一点点烤暖了。
阿斗老了,牙口松了,吃不动硬豆饼。小满就把饼泡在温水里,一勺一勺喂它,像小时候它陪她学步那样耐心。阿雪已经长成一条健硕的大白狗,每天把邻里的野猫赶得远远的,却准点回家,把一只干净的野兔或山鸡放在阿斗跟前——那是它的“谢礼”。七七看着看着,眼眶发热:原来善意会一圈圈扩散,像水纹,像年轮,像祖祖辈辈不肯熄灭的火。
夜里,小满趴在阿斗的背上数星星,阿雪卧在驴头旁打瞌睡。七七坐在门槛上缝补小满的春衫,针脚细细密密。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那句没说完的话——“人字难写……”如今她替父亲补全了:
人字难写,是因为要写的从来不只是两笔,而是背后所有托住你的生灵。
孩子的心越大,那一撇一捺就越稳;
牲畜的恩越深,那一撇一捺就越直。
她抬头,看见银河像一条柔软的缰绳,系住了驴、狗、孩子,也系住了她自己。风从远处吹来,带着草籽和槐花的香。七七轻轻哼起一支老调,小满跟着哼,阿斗用尾巴打拍子,阿雪把耳朵竖得高高的。
这一刻,她不再觉得“人”字难写。
因为纸上虽然只有两笔,可纸上之外,有整个温柔的世界在托着它。
七七缓缓地睁开双眼,仿佛沉睡了很久一般。她的意识逐渐恢复,身体也慢慢有了感觉。当她完全清醒过来时,她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天空。
就在那一瞬间,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在两座高耸入云的大楼中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月光洒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辉,与周围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壮观。
七七静静地凝视着这美丽的画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如此宁静而壮观的景象实属罕见。她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建筑的伟大,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渺小与孤独。
七七说天若有情天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