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浪(第2页)
“直到有一次我们混进一场酒会,看到了当时声名鹊起的新晋经纪人孟江河,他在里面和各界大佬谈的风生水起,把我们嫉妒坏了。当时我觉得,孟江河不过是比我大三四岁,可很明显他的人际圈子比我要广太多,他是怎么做到的?既然他能做到,那我也能。”
“起初只是一个念头,后来念头疯长,我和骆荒提出了这个大胆的计划。”
“你们决定打造一个金字塔尖的人设,既然底层走不通,就从上面虚张声势,让他们不明觉厉的同时还本能跪舔。”李行舟的总结能力很强,不愧是台词课代表。
“大三我退学了,说好听点是我们有了新目标,说难听点其实是我已经没钱继续交学费了。”盛惊浪目光悠远的回忆着:“我好像又回到了刚逃出兔子崖的生活,开始四处打工赚快钱,攒了一笔后就去考经纪人证,参加艺人管理自考学位。”
李行舟发现盛惊浪眼底有浓浓的惆怅,他能感觉到,盛惊浪很惋惜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的导演系,有一万个不愿意逼迫自己转变方向。
可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没有人说得准自己的路到底在哪。
盛惊浪放弃了得之不易的大学,放弃了导演梦,走上了经纪人的道路。
盛惊浪忽然低低笑了一下,说:“我的天赋可能真的不在电影上,因为我不是个活得很艺术的人。我擅长营销,制造舆论,玩弄局势,搬弄是非。我还很会模仿,我脑中有一个典型京圈纨绔的人设模板,来自兔子崖我的纪老师,我甚至演得比他还像一个娇生惯养的少爷。所以经纪人的工作我上手很快,顺风顺水一路高升,这把我自己都惊到了,原来我的才能在这里。”
其实不是的,李行舟心说。
他前半生在三教九流中的阅历已经将自己打磨的足够光滑,没有一条弯路是白走的,全都应到了该收获的地方。
而经纪人这个工作,恰恰需要他这份“见多识广”,他这份圆滑。
“三年,我已经后来居上,可以跟孟江河平起平坐了。”盛惊浪说到这的时候,表情并不扬眉吐气,李行舟知道为什么。
盛惊浪说出了他心中所想:“可要真论起来,我还是不如他,他是真正白手起家,我是靠人设起来的。”
“所以你现在想丢掉这个人设,做回真正的自己吗。”
这也是他让屠龙箭瞄准他的目的,他要脱掉这层皇帝的新衣,只做所向披靡的盛惊浪。
“没办法,我从小就很爱自己的尊严。”盛惊浪说。
“然后呢?你和骆荒是怎么开始着手《逆水》的?”
盛惊浪看了李行舟一眼。
这一眼,让李行舟对“一眼万年”这个词汇有了实质性的理解。
他听到盛惊浪掷地有声的回答:“我们遇到了你。”
“在最迷茫的时候,我们无数次挣扎、自我怀疑,我们走投无路,却又不甘平庸。然后我们遇到了你——生命中的缪斯,朝圣路的神明。”
“啊。”李行舟听到盛惊浪清冷的声音说出这么书面的话,有点脸热,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盛惊浪的冰山里住着岩浆,他灼热而复杂,吞没年轻人的思绪。
还好盛惊浪补了一句:“后半句不是我说的,是骆荒的形容,太过文艺不适合我,我觉得很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