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劫修楼顶的茶杯

第2章 进一步扩张4

第四小节:青州·灵脉寻踪

 青州别院气运初定,隐鳞军鳞爪渐锋。王凡于梧桐巷静室中,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清微玉佩。玉佩温润依旧,然东南徐州方向那冲天血煞与幽邃黑气,如同悬顶之剑,令他道心难安。欲东进徐土,直面吕布凶威与玄阴诡谋,清微观自身底蕴,仍需夯实。青州虽定,然天地造化所钟,必有潜藏之机。提升弟子修为、稳固山门根基、炼制更强符箓,皆需更充沛纯净的天地灵气。王凡决意,暂离俗务,深入青州山水,寻觅那潜藏于地脉深处的灵源之势。

 王凡并未惊动旁人,只身一人,悄然离开青州城。他未着观主华服,仅一袭素净青灰道袍,腰悬古朴“问心”剑,踏入了青州东部、东莱郡境内一片人迹罕至的莽莽群山——栖霞岭。此岭山势连绵,古木参天,瘴气偶现,多有凶兽传闻,凡人樵夫猎户亦不敢深入。

 林深幽寂,唯闻鸟鸣涧响。王凡步履从容,足不沾尘。他并未盲目搜索,而是全力运转“气运观微”之术,同时将自身清微道韵悄然散开,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感应着周遭天地气机的细微涟漪。“借势之道,首在感势。天地灵脉,自有其运行轨迹与显化之机。强求不得,唯有以心印心,循气机之引。”王凡心中澄明,神识如无形蛛网,细细捕捉着山林间每一缕风、每一滴水、每一寸土壤中蕴含的微弱灵机。

 初时数日,并无特异。所遇灵气,皆稀薄驳杂,与别院梧桐巷聚灵阵所聚相差无几。王凡不急不躁,如同老农深耕,耐心梳理着这片古老山岭的气脉纹理。直至第五日黄昏,当他行至栖霞岭主峰落星崖背阴面一处布满苔藓藤蔓的陡峭山壁时,眉心灵台处清微玉佩忽地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凉意!这凉意非是寒冰之冷,而是蕴含勃勃生机的清灵之气!王凡精神一振,立刻驻足,闭目凝神,将“气运观微”之术催发至极致。神识如丝,顺着玉佩感应的方向,穿透厚厚岩层与盘根错节的古树根系,向下、向深处探去…

 一股沉凝、醇厚、磅礴如海的古老灵气波动,如同沉睡巨龙的吐息,被他的神识清晰地捕捉到!这灵气精纯至极,远超地表所感,更蕴含着一种历经万载岁月沉淀的苍茫道韵。其核心所在,正是这落星崖地底深处!“找到了!”王凡心中笃定,目光如电扫过面前被藤萝遮掩得严严实实的山壁。他并指如剑,清微剑气吞吐,无声无息地将坚韧藤蔓切开一道缝隙。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天然岩隙显露出来。缝隙深处,隐隐有五彩霞光流转,浓郁得近乎液态的灵气从中逸散而出,触肤生凉,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王凡并未急于进入,而是谨慎地在外布下数道“匿息符”与“幻形符”,遮蔽此处异象。随后,他才侧身而入。岩隙曲折向下,行不过数十步,豁然开朗!一个约莫十丈方圆的天然洞窟呈现眼前。洞窟四壁并非普通岩石,而是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其上天然生有无数细密的灵纹,正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五彩霞光!整个洞窟,仿佛由一整块巨大的灵玉髓掏空而成!地面中央,则是一口仅有丈许方圆、深不见底的灵泉,泉眼处,粘稠如蜜的乳白色灵液正汩汩涌出,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馥郁清香。此乃天地造化所钟,一条深藏地底、近乎枯竭边缘的上古灵脉核心节点!其灵源虽远不如全盛时期,然其质之纯,其韵之古,对如今清微观而言,已是无上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