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进一步扩张4(第2页)
王凡立于灵泉之畔,感受着那磅礴精纯的古老灵气冲刷着周身窍穴,体内《红尘劫运诀》竟自行加速运转,贪婪地汲取着这万载难逢的滋养。但他并未沉浸其中,反而更加冷静。“天地灵脉,自有其势。此脉虽古,然显化于此,已是强弩之末。若强行抽取,无异于杀鸡取卵,不消十年,此地必成废土,灵气尽散。”王凡目光深邃,心中已有定计,“唯有蕴养!借清微阵道,梳理其气,疏导其流,以涓涓细流滋养山门,方是长久之计,亦是‘借势不改势’之本!”
他盘膝坐于灵泉旁,心神沉入识海,推演最佳阵法。基础聚灵阵?太过霸道,掠夺性强。周天引灵阵?效率虽高,却易扰动地脉,引发不可测之变。最终,他选定清微传承中一门偏重“蕴养疏导”的古阵——“地元蕴灵归流阵” 为基,结合此地灵脉特性与洞窟环境,进行改良。
王凡从乾坤袋中取出精心准备的布阵之物:“戊土精晶” ,九块拳头大小、色泽沉黄、蕴含厚重土元之气的晶石,置于洞窟九个特定方位,沟通地脉,稳固阵基;“空青石髓” ,三滴碧如翡翠、蕴含空间灵性的液体,滴入灵泉之中,增强灵液活性,疏导灵气流转;“星纹秘银丝” ,以特殊手法,在洞壁天然灵纹的关键节点处,嵌入细如发丝、刻有增幅疏导符文的秘银丝线,使其与天然灵纹融为一体,引导灵气有序输出。
布置过程繁复而精细,王凡全神贯注,指尖灵力流转,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将一道道改良后的阵纹烙印在洞壁、地面、甚至灵泉上方虚空之中。汗水浸湿了他的鬓角,他却浑然不觉。整整三日三夜,洞窟内霞光流转,符文生灭,古老的灵脉气息与清微道韵不断交融。“阵成!地元归流,蕴灵化生,敕!”王凡最后一道法诀打出,点向灵泉中心。
嗡!整个洞窟轻轻一震,壁上天然灵纹与王凡布下的阵纹同时亮起,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玄奥瑰丽的立体阵图。九块戊土精晶黄光大放,三滴空青石髓在泉眼中化开碧波,星纹秘银丝流光溢彩。磅礴的古老灵气不再肆意喷涌,而是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梳理过,变得温顺而有序。大部分灵气被约束在洞窟内循环蕴养,滋养着灵脉本身。仅有约莫一成最精纯平和的灵气,被阵法缓缓导出,化作丝丝缕缕纯净的灵雾,顺着特定的“灵渠”(由阵纹构成的无形通道),无声无息地汇入栖霞岭的山势地脉之中。
王凡没有将这珍贵的灵气直接引入清微山本观(距离过远且易暴露),而是遵循“借势养势”的原则,将其导入了栖霞岭的山势地脉网络。滋养地脉:这精纯的古老灵气如同甘霖,悄然渗入栖霞岭的土壤、岩石、水系之中。虽不能立即使贫瘠之地变福地,却能在漫长岁月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栖霞岭整体的灵蕴底蕴,改善此方水土。这是对“地之势”最根本的滋养。福泽清微:清微山位于栖霞岭支脉,地脉相连。随着栖霞岭主脉地气被缓缓滋养提升,清微山的地气灵韵亦会水涨船高。本观的聚灵阵法效率将得到自然提升,灵田药圃生长更旺,弟子修炼事半功倍。这是“借栖霞岭地脉提升之势,反哺清微山”的间接而长久之利。不扰凡尘:灵气归流地脉,润物无声,不会在栖霞岭地表形成明显的异象(如霞光冲天、草木疯长),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引来不必要的觊觎(如玄阴教、其他修仙势力或强大妖兽)。这是“藏锋守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