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五德始终论(第2页)
幽王拍案:“准奏。褒美人,即日起改着赤色服饰,不得再用玄水之色。”
褒姒叩首时,晁错看见她发间的东胡珍珠簌簌而落,如她逐渐崩塌的恩宠。
巳时初刻,祭祀完毕。
幽王单独召见晁错,在太庙后殿取出一卷泛黄的《归藏易》:“先生说‘火德克水’,可犬戎属水,为何陈仓道之战,朕梦见水漫火熄?”
晁错望着卦书上的“水火既济”卦象,心中一动:“此梦乃吉兆,‘既济’者,事竟成也。但需陛下亲赴陈仓道劳军,以示火德亲临。”
“劳军?”幽王皱眉,“寡人从未离过镐京。”
“陛下若不去,”晁错故意压低声音,“恐火德不兴,水患又至。”
幽王凝视着他腰间的镇周剑,忽然想起姬友的话:“晁先生乃上天派来救周室之人。”他咬牙道:“五日之后,寡人亲率禁兵,赴陈仓道!”
消息传到司徒府,姬友抚掌称善:“先生果然善用攻心之术。幽王若亲见屯田成效,必能坚定新政之心。”
晁错却望着窗外的乌云:“就怕褒姒不肯罢休。”
是夜,褒姒的西宫内传来异响。
晁错派去的暗桩看见一名巫祝潜入,怀中抱着个蜡制小人,胸前写着“晁错”二字。
“大人,”暗桩呈上截获的巫蛊道具,“蜡人心口插着铁针,与您今日在太庙的站位一致。”
晁错捏碎蜡人,铁针掉在青砖上发出冷响:“去散布消息,就说‘火德星君震怒,巫蛊反噬施术者’。”
次日,镐京街头流传起童谣:“褒姒施巫蛊,火德烧狐尾;若要周室安,贬姒入冷宫。”
晁错故意让乡兵传唱,歌声混着代田区的号子声,响彻全城。
幽王震怒,亲自搜查西宫,果然发现十余具蜡人,其中一尊穿着赤袍,胸前插满银针——正是他的模样。
“陛下明鉴,”褒姒跪地泣血,“此乃奸人栽赃!”
姬友捡起蜡人,指着针孔:“每尊蜡人皆着赤色,分明是诅咒陛下火德有损。”
幽王的袖剑已出鞘三寸,却在看见褒姒鬓角的白发时顿住——她入宫不过三年,竟已生出华发。
“贬为庶人,迁居冷宫。”幽王甩袖而去,袍角扫过晁错的脚背。
晁错望着褒姒被拖走的身影,想起史书中她“不好笑”的记载,忽然有些怜悯——这个被命运推上风口浪尖的女子,终究只是幽王昏聩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