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五德始终论(第3页)

谷雨次日,幽王车驾启程陈仓道。

晁错与姬友随驾,前者望着王畿沿途的屯田区,麦苗已抽穗,赤巾农夫在田间劳作,宛如赤色波浪。

“先生看,”姬友指着远处的烽火台,“平安火已成惯例,百姓见烟则安。”

晁错点头,却见一名农夫跌倒,怀中掉出个萑草编的火德星君像。

他拾起神像,看见背面刻着“晁”字,心中一暖——原来民间已将他与火德信仰绑定。

申时三刻,陈仓塬上。

乡兵们列成“火”字阵型,铁犁与戈矛在阳光下组成赤色图腾。

幽王站在点将台上,看着晁错演示特意安排的“阴阳离火阵”,铁犁翻转间尘土飞扬,竟在塬上犁出“火德永昌”四个大字。

“妙哉!”幽王击节赞叹,“先生真乃火神转世!”

晁错趁机呈上《西陲屯田图》:“陛下,陈仓道已开垦万亩良田,可储粮十万石。若再修水利,来年可岁收二十万石。”

幽王望着图上的赤色标记,忽然握住他的手:“先生若能让西周万年,寡人愿与先生共治天下!”

姬友在旁见状,悄悄擦拭眼角——他从未见过幽王如此振作。

是夜,营中举行篝火宴。

晁错望着跳动的火焰,忽然想起西汉的未央宫夜宴,那时他也是这样与文帝论政。

不同的是,此刻他手中握的不是竹简,而是能耕能战的铁犁。

“大人,”乡兵统领递来一碗粟米酒,“百姓编了新歌,唱的是您的铁犁。”

远处传来歌声:“晁大人,铁犁挥,火德旺,犬戎退;耕者有其田,周室永无危。”

晁错饮尽美酒,望着星空下的屯田区,忽然明白——真正的天命,从来不在龟甲与童谣中,而在百姓的锄头与歌声里。

他摸出怀中的铁犁模型,火光映得它宛如赤金,那是西周的希望,也是他的使命。

褒姒在冷宫中望着窗外的篝火,忽然想起入宫前乳母的话:“你是龙涎所化,注定要亡周。”

她笑了,笑声混着远处的歌声,如泣如诉。

幽王三年的谷雨,注定是西周命运的转折点。

晁错站在塬上,看着幽王与姬友相谈甚欢的背影,知道这只是挽救积重难返的宗周的第一步。

但至少,此刻的西周,还有火光,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