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偏殿议屯田(第3页)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王弘和袁淑,“至于人力,可从各军镇抽调老弱兵卒,既不影响战备,又能增加收入。”
王弘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此法若行,倒是能解燃眉之急。只是屯田、冶铁,皆需时日,北伐之事。。。”
“王仆射不必心急。”
辛弃疾立刻接口,“臣所言十论,以‘屯田’、‘劝农’为根基,‘固边’、‘练兵’为羽翼,最后才是‘北伐’。臣预计,若三年之内,江淮屯田有成,铁坊运转顺畅,届时兵精粮足,方可言战。”
袁淑还想反驳,却被文帝抬手制止。
“好了,此事朕意已决。” 文帝将《刍荛十论》卷好,递给身旁的内侍。
“传朕旨意:着辛弃疾兼领江淮屯田使,总领屯田、冶铁诸事,便宜行事。所需物资,着太府寺、少府监全力配合。”
辛弃疾猛地跪倒,额头触地:“臣遵旨!若三年之内,江淮屯田不足十万石,冶铁坊无成,臣甘受军法!”
文帝扶起他,目光中带着期许:“爱卿起来吧。朕拭目以待。”
王弘和袁淑见状,只得躬身领命。走出偏殿时,袁淑低声对王弘道:“仆射,您真信这辛蛮子能成?”
王弘望着庭院中初绽的梅花,轻叹道:“成与不成,总要试试。元嘉二十七年之败,陛下至今耿耿于怀。若真能借此强兵足食,倒是我大宋之福。”
王弘顿了顿,望向含章殿的方向,“只是这辛弃疾锋芒太露,恐难久居人下。”
袁淑冷笑一声,甩动麈尾:“那便看他能走多远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训不可忘。”
偏殿内,辛弃疾手捧圣旨,只觉掌心发烫。
他想起穿越之前在耿京帐下,也是这般意气风发,誓要收复中原,后面却蹉跎四十载。
如今虽身处异朝,然壮志未改。且刘宋与南宋较之形势相近,既然写词时来到此地,那就改变自此刻起。
窗外下的春雨不知何时已停,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他腰间的斩马刀上,映出凛冽的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