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校园科技节的风波与心照不宣(第2页)

 接下来的一上午,林雪萍穿梭在高三各班的展位之间。既要检查自己生物组展出的“智能温室微型生态循环系统”的运行和数据记录(主要是学生负责,她作为老师提供支持),还要协调场地、疏导人流、随时准备解答前来参观的其他年级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忙碌而充实,但也感到体力在快速消耗。

 在高三(二)班的化学趣味实验展位前,她被一种奇特的、酷似彩虹的溶液分层现象吸引,饶有兴致地观看学生的演示和讲解,还亲自尝试了一次操作。当她成功做出漂亮的色彩分层,引得周围的年轻学生们小小惊叹时,她脸上露出了略带得意和轻松的笑容,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好奇探索的学生时代。这种体验,是教学带来的独特快乐。

 接近中午,阳光正盛,校园里的气氛也更加热烈。林雪萍回到教师休息区,准备喝口水喘口气,恰好看到江韵华和许清瑶也在那里,正对着一个饭盒狼吞虎咽。看他们的表情,显然问题解决了。

 “搞定了?”林雪萍拿了瓶矿泉水,笑着走过去。

 “嗯!老师!”江韵华咽下一口饭,眼睛亮亮的,带着点骄傲,“找到问题了!一个不起眼的加速度传感器在搬运时位置偏了大概三毫米,导致反馈的数据有偏差。重新校准固定就好了!现在波形漂亮极了!”他难掩兴奋。

 “程序端口扫描也没有异常,就是硬件传感的问题。”许清瑶补充道,虽然也饿得大快朵颐,但吃相明显比江韵华斯文许多。她端起饭盒旁边的保温杯喝了口水,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甜美笑容。

 林雪萍看着他们解决难题后的满足和骄傲,也为他们感到高兴:“那就好。下午加油,我看你们这个项目,很有希望拿个好名次。”她给两人鼓了鼓劲。

 “谢谢老师!”两人异口同声,语气里充满了信心。

 ? 下午两点,“未来科技探索节”的集中展示环节在学校的室内体育馆隆重开幕。巨大的彩色穹顶下,精心布置的展台各具特色,灯光聚焦,气氛达到了高潮。校领导、特邀的校外专家(其中几位还是历届二中毕业的科技精英)、以及许多家长代表都坐在前排。各学生项目组的成员都穿着整齐或富有科技感的装扮,站在自己的展位前,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地准备接受检阅和评分。

 林雪萍作为高三教师代表,需要陪同几位专家评委进行各个展位的巡访和提问。她今天的穿着也比平时多了一分正式,淡紫色的丝质衬衫配黑色及膝半裙,知性温婉又不失大方,脸上带着职业的温和微笑,游刃有余地引导着几位专家,适时补充介绍学生项目的设计理念和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

 当评委们走到江韵华和许清瑶的项目展位前时,两人早已调整到最佳状态。江韵华操作着装置,声线清晰流畅地讲解着物理原理在工程抗震中的应用。许清瑶则负责展示模型的结构和配合播放他们精心制作的演示动画,解说简明扼要,仪态落落大方,配合无间。数据稳定,效果直观,评委们显然被这个项目吸引,频频点头,提出了一些颇具深度的问题,也都被两人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地回答上来。

 林雪萍在一旁看着,心底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这不单单是身为班主任对学生出色表现的欣慰,更是对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叔子的另一种欣赏。她目光不经意地扫向观众席后方,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江明华不知何时已经来了。他显然是刚刚赶到,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就站在体育馆后方的阴影处,双臂环抱胸前,安静地看着弟弟和他的搭档精彩的展示,嘴角噙着不加掩饰的、带着兄长骄傲的淡淡笑意。

 两人的目光隔着攒动的人头和场馆明亮的灯光短暂交汇了一瞬。林雪萍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惊喜,对他微微颔首。江明华则用口型无声地说了句什么,从唇形看似乎是“很棒”。一种家人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和支持,在这个特殊的场合里悄然流动。林雪萍转过头,心情更加明媚,继续着自己的引导工作。

 展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轮到生物组的展位,林雪萍同样精彩地呈现了学生们的生态智能成果。然而,在走到高二年级的一个大型声光电综合装置展区时,却发生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这个项目旨在模拟深海生态,运用了先进的光影技术和环绕音响,构建出一个相当震撼的虚拟海洋空间。正当评委和学生们都沉浸其中时,展区一角突然传来几声轻微的电器短路特有的“噼啪”声!随即,环绕音响发出刺耳的啸叫,整个区域的灯光瞬间诡异地急促明灭闪烁了几下!构建的深海影像出现了干扰条纹!

 “啊!”正在这个区域讲解项目的一个女生惊叫了一声,下意识后退一步,撞到了旁边用来展示的一个小型发光生态箱!箱子剧烈摇晃,眼看就要从架子上摔落!

 千钧一发之际,站在外围观察的江韵华反应极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在箱子即将坠地的瞬间探身接住了它!旁边的许清瑶也几乎同时伸手扶住了那个惊魂未定、趔趄着差点摔倒的女生。

 变故发生的突然,结局也在一瞬。待灯光稳定,音响恢复正常(后台显然有人紧急处理了),众人发现,生态箱被江韵华稳稳地护在怀里,安然无恙。受到惊吓的女生也被许清瑶扶着站好,脸色有些苍白但并未受伤。

 “怎么回事?”评委团中一位资深工程师皱眉问道。

 高二负责该项目的学生领队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解释:“老师,对不起!可能是电流突然负荷超了,跳闸又恢复了!我们马上全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