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校园科技节的风波与心照不宣(第3页)
这个小风波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或设备损坏,但也让展示稍微停顿了几分钟。江韵华小心翼翼地将生态箱放回原位,许清瑶低声安慰着那位被吓到的学妹,还从自己的包里找出了一颗糖果递过去。两人处理突发状况的这份敏捷和沉稳,赢得了周围老师和家长赞许的目光。
小插曲平息,展示继续。但评委专家团却低声讨论起来,焦点似乎并不在那个复杂的声光电项目上。为首的工程专家低声跟林雪萍说了几句,又朝江韵华和许清瑶这边看了一眼。
最终,在紧张的评委投票和综合打分后,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江韵华和许清瑶合作的《基于多重反馈机制的抗震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项目,凭借扎实的实验数据、清晰的理论阐述、强大的创新应用性以及临场应对的成熟表现,从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届科技节综合类的一等奖!
当颁奖嘉宾念出他们项目名称和两人名字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江韵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但眼神亮得惊人,充满了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许清瑶站在他身边,脸上绽放出比馆内所有灯光都璀璨的笑容,眸子里像盛满了星辰大海。两人并肩走上领奖台,接过那个沉甸甸的水晶奖杯,向台下鞠躬致谢时,彼此对视的瞬间,眼底的欣赏、感激和难以言说的某种情愫几乎要满溢出来。
林雪萍在台下用力地鼓掌,眼眶竟微微有些湿润。她看着台上那两个青春正好、才华横溢的身影,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仿佛看到了时光深处那个同样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自己,以及……她和江明华高中时参加校运会接力跑,夺冠后激动击掌的那个遥远瞬间。
坐在远处的江明华,也露出了欣慰开怀的笑容,站起身为弟弟和那位优秀的小姑娘鼓掌。
热闹的展示会终于在夕阳的余晖中落下帷幕。喧嚣渐散,学生们带着兴奋、疲惫和各自的收获,三三两两地离开场馆。
林雪萍完成了所有的收尾工作,和几位同事道别,走出体育馆的大门时,傍晚的凉风迎面吹来,让她感觉精神一振。校园主干道上的人已经不多,落日熔金,在两侧高大梧桐树的缝隙间投下长长的、温暖的光影。
“嫂子!”一个带着明显欢快的声音响起。她循声望去,只见江韵华正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下等她,身边并肩站着许清瑶。许清瑶手中还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水晶奖杯,江韵华肩膀上则背着一个装设备的大背包。
“还没走?”林雪萍笑着走过去,目光落在奖杯上,“今天表现太棒了,恭喜你们!”
“多亏了老师上午的关键指导!”许清瑶笑容甜美,诚恳地说。
“嫂子,我哥刚给我发信息,说他先去停车场开车了,让我等您一起过去。”江韵华解释道,又看了看许清瑶,“我们把瑶瑶也送回去,她家顺路。”
“对对对,麻烦你们了。”许清瑶连忙点头。下午的惊鸿一瞥和领奖的高光时刻让她脸上的笑容格外明媚,带着少女特有的、含蓄又不自觉流露的开心。
三人并肩走向校门口方向,穿过林荫道。晚风吹拂着他们的发丝衣摆。林雪萍询问着他们解决故障时的细节,分享着刚才展示中其他几个印象深刻的项目。江韵华滔滔不绝,许清瑶则更多地在关键处补充几句,更多时候是唇角含笑地听着。她小心地抱着奖杯,动作却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归属感。夕阳金色的光芒掠过他们年轻的肩膀,跳跃在光洁的水晶杯面上,折射出炫目的光芒。
远远地,就看到了江明华的那辆深灰色suv停在路边。他斜倚在车门边,目光一直追随着他们走来的方向。看到林雪萍时,他站直了身体,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走近了,林雪萍自然地拉开副驾驶的门坐了进去。后座传来江韵华和许清瑶低声交谈的声音,似乎在讨论某个展品。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城的路上。窗外,城市的霓虹开始次第亮起,与天边最后一抹红霞交相辉映。车内很安静,只听到空调微微的风声。
林雪萍靠在舒适的椅背上,看着窗外流动的街景。下午那激动人心的瞬间、颁奖时的喜悦、此刻车里安宁的氛围、身边熟悉的丈夫的气息、后座年轻孩子们青春的低语……这一切混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工作的压力、评选的紧张,都被这份暖意包裹着沉淀了下去。
她微微侧头看向正在开车的江明华。车窗外变幻的光线映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专注而沉静。她轻轻伸出手,搭在了他握着变速杆的手背上,指尖传递着一天的疲惫和此刻的心安。
江明华没有转头,只是反手握住她的指尖,温热的掌心贴着她微凉的指尖。他手指习惯性地在她指背上摩挲了两下,一个无声却充满力量的回应。
车子在一个路口转弯,汇入另一条更宽阔的主路。后座上传来许清瑶小声的惊呼:“呀,那个灯光效果,跟我们的模型动画有点像……”
林雪萍微微合上眼,唇角带着一丝安静的笑意。
生活,就这般,夹杂着工作的烦扰和琐碎,却也从不吝啬地回赠这些微小却足以照亮心间角落的光点。是讲台上求知的眼神,是试卷中进步的喜悦,是办公室里一盏等待的灯,是科技节上领奖台的荣光,是车厢里紧握的温度,是夕阳下并肩而行的背影。
它并不时时波澜壮阔,却恰恰在日复一日的细水长流中,堆叠出名为“爱”、“家”与“陪伴”的坚实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