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图书馆的灯与音乐厅的星(第2页)
“韵华,”她忽然停下笔,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声音带着疲惫的低哑,“这边墙角我总觉得建模不够准确,低频驻波干扰的方案是不是……”她转身指向图纸的一角。话音未落,一杯插着吸管、杯壁凝结着水珠、散发着清凉甜香的蓝莓味冰酸奶被递到了她眼前。
许清瑶愣了愣,视线顺着那只拿着杯子的、骨节分明的手看向它主人。江韵华不知何时摘下了护目镜,脸上的严肃被一种安静的关切取代。他没说话,只是又把杯子往前送了送,指尖不经意碰到了她温热的手背。
空气里电路板散热的微焦味道、墨水气味,似乎都被这杯突如其来的、沁人心脾的冰凉中和了。许清瑶心中积压的那点见模不顺的焦躁瞬间被抚平了大半。她接过杯子,吸管轻轻碰到唇边,酸甜冰凉的液体滑入口腔,带来一片清爽的慰藉。她轻轻吸了一口气,抬眼看向江韵华,眼底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温软的笑意,低声说了句:“谢谢。”
江明华最近也忙得分身乏术。他新接了一个市青少年宫小型古典音乐厅的声学改造设计项目。这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需要精准控制混响时间,确保每个座位都能获得清晰、温暖、具有空间感的音响效果。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吸音、扩散、反射材料的样品图纸,电脑屏幕上永远运行着专业的声学模拟软件。
这天傍晚,他刚从建筑工地现场勘察回来,鞋上还沾着少许灰尘。办公室里,他正与团队工程师激烈讨论着某个弧形扩散墙体的材料和曲面结构施工难点。争论正酣时,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是林雪萍发来的信息:
【晚上要加班吗?市青少年宫今晚新音乐厅调试设备,他们馆长知道我认识你,邀请我们进去听听效果,顺便……提供点专业意见?(笑)】
江明华看着信息,眼神微动。他正对理论模拟和实际音效之间的差异耿耿于怀。这个邀请来得恰到好处。
他快速回复:
【马上好!半小时后到你校门口接你?】
接着对围在图纸前的几位同事果断地说:“老张,就按你说的第三种材料组合和节点加固方案做1:2局部样板测试,小刘负责跟进模拟调整。我晚上去现场听实际演奏效果!今天先到这里。”他干脆利落的指令瞬间结束了争论,拿起车钥匙就快步向外走去。
暮色四合,校门口的梧桐在晚风中沙沙作响。林雪萍站在昏黄的路灯下等他,穿着一件浅米色的薄呢大衣,衬得身形愈发纤秀。看到江明华的黑色越野车驶来,她脸上自然地浮起笑容,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内是熟悉的属于他的、淡淡的雪松混合着淡淡的皮革味,还有轻微的、图纸堆叠久了才有的特殊纸墨气息。林雪萍系好安全带,侧头看他略带疲惫却因目标明确而精神奕奕的侧脸,轻声问:“饿不饿?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
“不饿,现场有动力。你呢?”江明华打着方向盘汇入车流。车窗隔绝了城市的嘈杂,车内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安静的暖黄色空间。
“我也还好,下午有个老师带了点心。”林雪萍笑了笑。车内安静了片刻,只有引擎平稳的低鸣。她看着窗外流逝的霓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韵华和许清瑶那个项目,最近进展还挺大。虽然磕磕绊绊,但他们真的沉下心在研究,特别是韵华,那股钻研的劲头……很像你。”她的语气带着身为教师的欣慰,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替伴侣感到骄傲的柔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明华嘴角无声地扬起一个弧度,专注地开着车,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低沉而柔和:“基因工程被你教得那么溜,再加上我弟那点拧巴劲,搞点小发明也是正途。”他顿了顿,声音更温和了些,“也幸亏有你在旁边,给他们把着关。那丫头想法太跳脱,韵华一个人真不容易兜住。” 灯光流转过他硬朗的脸部轮廓,在看向林雪萍的瞬间,眼神专注而深邃,盛满了无声的信任和感激。
林雪萍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坐在副驾,感受着行驶中的平稳,和他话语中传递过来的暖意。车内狭小的空间,因为彼此的存在和这份无需言喻的联结,变得无比安心。窗外是城市流动的夜景长河,车内是无声流淌的温情脉脉。
南城一中的图书馆内,寂静无声,只有翻动书页和笔尖摩擦纸张的细微声响构成这知识圣殿的背景音。橘色的台灯灯罩下,形成温暖的光晕圈,柔和地笼罩着自习区一角。
江韵华和许清瑶仍在攻克他们的项目。
几大厚本声学理论书籍摊开放在旁边作为支撑。江韵华眼前的笔记本屏幕上运行着迭代优化后的模型程序,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输入新的参数组合。电脑的微光映着他异常专注、甚至有些紧绷的侧脸,下颌线条显得格外清晰,眉心微蹙。
许清瑶趴在桌上,脸颊几乎贴着她亲手绘制并多次修改的那张超大的声波反射路径网格图纸。她左手揉着因为长时间过度用眼而胀痛的太阳穴,右手无意识地紧紧攥着一支红色的马克笔,笔尖在图纸边缘点下了一个又一个细微的红点。图纸上那些精确计算过的几何路径线条和字母标注,在她此刻疲惫而模糊的视野里,仿佛扭曲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黑色旋涡,牢牢吸附着她最后的精力。实验室里那个灵感迸发、指点江山的许清瑶此刻被深深的无力感笼罩。
“还是……不行。”江韵华敲下回车键,看着屏幕上再次报错的提示,喉咙有些干涩地挤出三个字。连续三个小时的模型调试,失败再调整,调整再失败,精神高度集中带来的巨大消耗让他的声音都带上了浓重的沙哑。他烦躁地摘下鼻梁上用来缓解屏幕刺激感的防蓝光眼镜,闭上酸胀不已的眼睛,用力捏了捏眉心。
长时间的沉默笼罩着两人,只有图书馆空调系统低沉的送风声。挫败感像冰冷的潮水,无声地漫过这小小的橘色灯圈空间。
忽然,许清瑶放在桌面上的手机屏幕无声地亮了一下,是系统时钟的整点报时。晚上九点整。这个细微的光亮像一个无形的提示,轻轻敲击了一下她紧绷的神经。她下意识地微微抬起头,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
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外,悬着一轮近乎圆满的银月,清辉遍洒。远处的操场上,隐约传来校庆排练的乐队为明天正式演出做着最后调整的练习片段。悠扬柔和的小提琴旋律,像一条婉转透明的丝带,乘着凉爽的夜风,透过厚重的玻璃窗缝隙,轻轻地、执着地飘了进来。月光和音乐,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温柔的形式,瞬间抚平了图纸上那些扭曲的线条,驱散了模型错误的警报信号。
许清瑶原本因疲惫而黯淡的眸子,仿佛被注入了某种神奇的能量,被一种纯粹的、被美突然击中的光芒点亮。她猛地吸了一口气,像干渴的旅人汲取到了甘泉。
“等等!”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雀跃,“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人耳对柔和回响的主观感受?模型的数字反馈是对的,但耳朵会觉得不舒服,对吧?韵华,那个二阶微分的相位累积问题,或许我们需要引入一个音乐性的心理声学校正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