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夏定风与胡展甫(第2页)

人的生命有何意义?于农夫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天命;于读书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将军言,定国、封疆、万户侯;于修炼者言,留名、登道而已。

所谓留名,即做轰轰烈烈大事、造万世不更功绩、留德霸仁义伟名。

所谓登道,即以得天独厚天资、攀万古一道高峰,登天界神祇位次。

修炼者皆望得道以求长生,不得便退求其次,希史册留名,然所谓史书,皆帝王将相之家史,又何得百姓名!试观两千年修炼史长河,修士如过江之鲫何其多!留得姓名又几人?即创三千术之圣人,亦唯余“圣人”二字,他者何哉!

于此,天机山设天机山榜,为德霸仁义修士者列名作传,甚慰道心,甚激修士,是故江湖皆愿为天机山榜一名而忘死!

上一次天机山放榜,还是夏历一千九百六十八年,人灵两族签订和平盟约互罢刀兵,碧原晴空当之无愧名列魁首,人族之光。然封山令以后,便再少人言及这一版天机山榜,以至有小子辈以为世上并无天机山榜。

林珏只读得前六册个别人物传记,虽知天机山榜威名,但也早以为天机山不再有榜。眼下天机山榜再现江湖,他也不免心中激动,不过在一众激动惊呼的学子之间,好歹是沉住了气,没有过多变色,继续沉默望着谢景。

谢景默默将满堂学子反应收入眼帘,屈指轻敲紫檀木案,勉强压下堂内少年少女们激动的心,道:“本次天机山榜,天机山与太平殿按修为品性臧否人物,榜上我诸夏十有八人,可喜可贺,然虽可喜可贺,老夫却不愿将榜上名号公之于众。”

学子们立刻有些骚动,碍于谢景威严不敢发声,身子微微扭动,努力抑住说话冲动,脸上都是露出疑惑的神情。

谢景淡淡道:“盖本次天机山榜,实为鱼饵,一个待江湖大鱼小虾咬钩的,鱼饵。”

……

“听说碧原院长没在天机山榜上?”

夕阳西下,静林之中,刚刚结束燚功与外武术训练的林珏跪在湖边,捧水洗去脸上汗水,回头望向坐在横倒的枯木上,手拿棉布,垂眸仔细擦拭雕花剑鞘的琴柳。

琴柳轻颔首,答道:“本版天机山榜编得蹊跷,其上人物多是近年显名辈,排名难以服众。实不知天机山所云。”

“琴柳你知道排名?”林珏眼前一亮,一路小跑到女孩面前,遮住了女孩前面的光。

琴柳头也不抬,一边擦剑一边往旁边挪了挪,林珏顺势坐下,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她:“你给我说道说道,谢先生都不与我们讲来。”

谢景虽是内武堂先生,但在学院里以博学乐教著称,名声很好,琴柳也听得一二,是故听得“谢先生”三字,她擦拭动作微停,问:“谢先生如何说?”

林珏挠了挠脑袋:“说是‘鱼饵’。”

琴柳凤目微微瞪大,远比林珏聪慧的她一瞬就懂得了“鱼饵”二字含义,略微整理语言后,轻声道:“封山令乃院长大人所下,今虽期满,江湖仍惮余威,至今三月不敢妄动。天机山与太平殿以一未有院长大人名号之榜文于江湖,所列多不能服众,是故必将引起江湖修士群起夺名,扰动天下。”

她看向听得一脸津津有味的林珏,认真道:“欲使湖底大鱼巨鳄破镜而起,所钓之‘鱼饵’唯有天机山榜。扰动江湖,打破江湖二十年沉寂,这就是天机山与太平殿想要做的。”

……

“敢问阁下可是胡兄?”

申末时分,天色已晚,乌泱乌泱的学子们成群结伴离开,静场逐渐归于沉寂。

天机山榜对于修士的意义,就像是黄金台于壮士、文渊阁于学士,没有人能够不为所动。是以这一大群学子便都是在天机山榜的激励下,早早就来到静场挥汗如雨,修炼到如今才止的。

在逐渐空旷安静下来的静场一角,独自待着的胡展甫刚刚结束修炼,脚下散落着数把劈断的木刀,身上热气升腾,呼吸还未完全平复,正赤着胳膊,用力拧干沾满汗水的汗巾。这时忽有人在他身后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