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你不懂,雪儿她不一样(6.3k二合一)

小李的笔尖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格外清脆。

 

黄琛和隔壁桌客人的脸上,多少带着几分古怪。

 

这小小一块豆干和腐竹,竟被何志远上升到了这般高度。

 

不愧是杂志社的副主编!

 

何志远又尝了一块海带结,咽下后道:“相比之下,这海带结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他接着尝了麻辣口味的卤素菜,微微点头道:“这麻辣红油倒是调的相当不错,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五香原味,能品味出老卤水的香味,还有食材的本味,别有滋味。”

 

黄琛笑着道:“我倒是觉得麻辣的滋味更爽利,他这辣味突出的还是香辣,微麻,芝麻特别香,特别是藕和土豆,裹上红油,下酒都是极好的。”

 

“瞧瞧,这就是个人口味不同,喜好自然不同。”何志远也笑了:“瞧那盆里的两种卤味的剩余量,麻辣口味应该还要更受欢迎一些。”

 

“你倒是一点不争论。”黄琛看着他,“读书那会,为了跟小胖争辩一道菜该不该放辣椒,你可是差点和他打起来。”

 

“那会年纪小,太狭隘了,认定了就觉得是对的,必须和人争个高下对错。”何志远笑着摇了摇头,“这些年去的地方多了,吃过不同口味的食物,见过不同的民俗和风土人情,自然有了敬畏和同理心。”

 

“你若知道闽、粤之地,他们把海鲜清蒸、水煮食用,你光想就觉得觉得腥味难除,食之无味。可他们知道我们把海鲜拿来红烧、爆炒,又是拍着大腿骂我们暴殄天物。”

 

“有道理。”黄琛点头,好奇道:“那海鲜水煮就啥也不放?那能吃吗?”

 

何志远笑道:“倒也不是啥也不放,葱姜料酒还是会放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吃的就是一个鲜味。但我吃不太惯,实在是有些过于寡淡,至少要配个好吃点的蘸碟嘛。”

 

说着,他的筷子已经夹起一片卤牛肉,好生端详着,不禁赞叹道:“这牛腱子卤的好漂亮,色泽红亮,切开后筋膜如琥珀般点缀其上,肉感看着就颇为紧实,牛肉品质好,火候把控的也很到位,不像有些卤牛肉一切开,看着就十分松散,吃起来发干发柴。”

 

“张老太的卤牛肉,当年可是嘉州一绝。”黄琛道。

 

何志远把牛肉喂到嘴里,细细咀嚼着,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咽下后道:“牛肉的口感紧实,嚼起来卤香浓郁,筋膜略微弹牙,吃起来不干不柴,越嚼越香!牛肉选用的应该是黄牛肉,牛肉的味道比较突出,没有让其他香味喧宾夺主。”

 

“说句实在话,这样一份卤牛肉,在蓉城那也是最顶尖的存在。”

 

“这锅老卤水太能打了,不管是卤猪头肉还是卤牛肉,味道都是如此的醇厚,有种穿透灵魂的力量!”

 

放下筷子,何志远的神情带着几分感慨,“老辈子水平果然高,这一锅老卤水和卤肉的技艺能够传承下来,我们能够坐在这里品尝到这样的美食,何其有幸。”

 

黄琛和小李都跟着点了点头。

 

“好了,小李,不写了,动筷子吃饭。”何志远和小李说道,从筷筒里抽了一双筷子递给小李,自己也是拿起筷子扒拉了一口米饭。

 

小李受宠若惊地接过筷子,把笔记本塞回包里,钢笔别在胸口口袋上,先夹了一块牛肉喂到嘴里。

 

嗯,好吃!

 

卤香浓郁,肉感十足,越嚼越香。

 

再吃卤素菜,各具风味,特别是卤腐竹,吃起来简直比肉都香。

 

周砚的水平确实高啊!

 

这卤味就算在蓉城,那也绝对是头一档的存在,只要能把名声做起来,生意肯定不会差。

 

吃过午饭,黄琛回去上班,何志远和小李就在门外的长椅上坐着。

 

何志远拿着相机,给周沫沫单独拍了照片。

 

“茄子!”周沫沫坐在小板凳上,笑眯眯地对着镜头比了个耶。

 

“好,咱们站着再拍一张。”何志远笑着指挥道,为了保险起见,这次他拍两张,避免再出现模糊洗不出来的情况。

 

临近一点钟,工人们吃完回去午休,准备上班,后厨也是停歇了下来。

 

周砚解了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提着一只打包好的猪蹄放在二八大杠的车篮里,推上车出门,看着坐在树下的何志远和小李道:“何主编,让你们久等了,咱们出发去周村吧。”

 

“刚好坐着消消食,走嘛。”何志远笑着说道,把相机交给小李,挎上自行车。

 

“伯伯,锅锅,再见!”周沫沫站在门口,冲着他们挥了挥小手。

 

“沫沫小朋友,再见。”何志远笑着挥手道。

 

去周村的路上,何志远与周砚并排骑行,夸赞道:“你这卤素菜和卤牛肉味道太巴适了,特别是卤豆干和卤腐竹,用的是西坝豆腐吧?”

 

“何主编的嘴巴确实灵啊,这都能吃出来?”周砚一脸诧异地侧头看着他,他可从没跟客人说过豆腐干和腐竹的来历,何志远竟然吃出来了。

 

“我做过一期西坝豆腐宴,吃过那的豆腐干和腐竹,印象深刻。”何志远解释道,“不过那会我们找的是当地公认的豆腐大师,可今天我尝着你这豆腐干和腐竹,竟是丝毫不逊于那位大师,莫非你是去西坝拿的货?”

 

西坝镇也是嘉州下辖乡镇,距离苏稽有数十公里。

 

谈不上遥远,但也不算近。

 

周砚这豆腐干才卖六毛钱一斤,用得着大老远跑西坝去进货?

 

豆腐干虽比豆腐更容易运输,但依旧难以长时间储存。

 

西坝豆腐的特殊性,除了用的当地小粒黄豆,工艺有些不同之外,还和当地的凉水井息息相关。

 

有一种说法,西坝的豆腐大师离开了西坝就做不出好的西坝豆腐了。

 

“我姨婆是从西坝嫁到苏稽的,祖传的做豆腐手艺,从我奶奶那一辈开始,就是用的她做的豆腐干和腐竹。”周砚笑着说道:“她的手艺,就算在西坝,也当得起豆腐大师四个字吧。”

 

“在苏稽能做出这等品质的豆腐,大师二字,实至名归啊!”何志远点头,带着几分感慨道:“这么看来,你们这一家,也算是美食世家了。”

 

周砚闻言笑了笑,准确的说,他们应该算宰牛世家。

 

周村世代杀牛,到他这里把路子岔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