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经雨透陌青青青
40-50(第2页)
“右侧有些发红。” 秦戈低声道,掌心顺着他的腿部肌肉缓缓推揉,“你白日议事时久坐太久,日后需多更换姿势减压,否则容易生疮。”
顾长渊闻言,神色未变,只是淡淡答道:“是吗?”
他垂眸,嗓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都没感觉到。”
秦戈的手指微微一僵,喉间微动,终究只是将掌下的动作放得更轻些,并未再言语。
“秦叔。” 顾长渊忽然开口,声音很轻。
“嗯?”
“……我现在是不是很丑?”
秦戈一愣,手下顿住,抬眼看他。
烛火昏黄,将床榻上的身形映得愈发瘦削。他静静地躺在那里,身体陷在被褥之中,原本总是不由自主蜷缩在胸前的右手,此刻无力垂落在一侧,指节微弯,像是一蓬被风催折的枯枝。那条曾不时抽搐的右腿,如今也彻底沉寂了。肌肉流失的速度快得惊人,膝骨突兀,皮肤因久未见阳光而显得惨白透明,足踝无力的垂着,毫无生机。
秦戈喉间发涩,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低声应道:“没有。”
顾长渊微微一笑,似讥似讽,又似带着几分苦涩的自嘲:“我能想象。”
他在许多个深夜里,悄悄伸手摸索过自己的右臂。指腹缓慢地划过每一处突兀的骨节,那曾执剑略阵、拉弓破敌的手,如今已然是瘦骨嶙峋,指节空空,毫无力量,皮肤松弛冰凉,连带着右肩的肌肉也塌陷下去。想来是一副他自己都难以直视的模样。
“这副样子……” 他喃喃, “真不知道,陆棠喜欢我什么。”
秦戈沉默不语。
良久,顾长渊微微偏过头,嗓音轻缓:“秦叔,帮我把那只镯子拿过来吧。”
秦戈点头,起身走向床侧,从木匣中取出一只温润的玉镯,细细擦拭后,小心地递至顾长渊掌中。
顾长渊静静地抚着那枚镯子,指尖一寸寸地描摹它的肌理。黑暗之中,他看不见这只镯子,可他清晰地记得它的样子,它曾被母亲日日佩于腕间,玉色温润,光泽柔和,后又后来辗转至父亲手中,被珍藏多年。
片刻后,他缓缓将镯子收在了自己身侧——陆棠的生日快到了。
次日清晨,陆棠又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少年人,约莫十四五岁,身形略显单薄,面容尚且稚嫩,眉眼却沉静明朗,虽穿着寻常布衣,身姿倒是站得笔直,双手略微拘谨地拢在袖中,整个人透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韧性。
“这就是我跟你说的人。” 陆棠将人领到床前,低声道,“叫温渠。”
顾长渊微微偏头,语气温和:“温渠?”
少年立即上前一步,拱手施礼,声音尚显青涩,却吐字清晰:“是,回顾先生,在下温渠。”
“你识字?”
“略识一二。” 温渠低声答道,“家中原有薄田数顷,父亲亦曾在乡中设馆授徒,我自幼随他读书识字。只是乱世无常,田业被夺,家人离散,如今只余我一人。”
“那你读过什么书?”
温渠略一沉吟,答得老实:“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背过几篇《诗经》。父亲教我写字,用的是颜体,只是年幼手生,写得不甚好看。”
顾长渊微微颔首,语气放缓几分:“你这一路颠沛,也不易,辛苦你了。”
温渠连忙道:“寨主救命之恩,在下无以为报,自当竭尽所能。”
顾长渊思索片刻,缓缓继续:“这段时间,先麻烦你协助秦叔照料我——翻身、喂药、擦洗这些事,若觉得吃力,尽可以同我直说。”
温渠神情一凛,立即应道:“在下定不敢懈怠。”
顾长渊微微一笑:“寨中设有学堂,若你愿,也可随众人一道听课,课余再来我这边帮忙。我屋中书册甚多,闲时可供你翻阅。若读书或旁事有不解之处,也尽管问我。”
温渠神色微动,眼中隐隐透出些许激动,顿首行礼:“多谢顾先生提点,在下定当尽心竭力。”
顾长渊静静“看”着他:“你会认字,便不止能照顾我,我会尽力教你读书。至于日后如何,且看你自己造化。”
温渠听罢,神色更为郑重,深深一揖,语声清亮:“温渠谨记。”
第45章 生死 “就算你矢志不渝,那你想过我吗……
秋日的晨光穿透云层, 洒落在十里长山之巅,山风清冽,晨雾未散, 山门却已罕见地洞开,广迎四方来客。陆棠所发的英雄帖和丰厚悬赏,引来了不少的江湖名医。他们或隐于山林, 素有奇术;或曾为御医旧臣, 精研典籍,或道骨仙风, 或目光桀骜,衣袂翻飞之间, 皆自有一番傲气风姿。
她命人将诸人一一恭谨迎入寨中,安置于客院, 饮食用度无不精致周全,茶水食馔亦皆选最妥帖之物,只求诸人能安心歇息,静心诊断。
每日过午, 便由秦戈引路,将新至的大夫们一一请入主屋,为顾长渊诊治。
而陆棠哪怕再忙, 每至此刻, 也必准时现身, 坐在顾长渊身旁,听他们把脉, 听他们细问旧疾病史,再逐条详谈方案,从不缺席。
只可惜这安排, 并未换来什么转机。
那些或老或少、或沉静或张扬的医者,在为顾长渊诊视之后,无一例外地陷入沉默。有人抚须良久,眉头紧锁;有人沉吟未语,面色凝重;亦有人寥寥几语之后,便轻轻摇头。
“此伤深入脑府,痼疾已久,实属无解。”
“强行施治,恐徒添痛苦。静养调理,方为上策。”
“病势既成,非人力所能逆转……”
于是等到一身青色长衫,衣襟半敞,袖口还残着油渍,一副江湖浪荡子的模样的闻渊进屋时,陆棠只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便移开了视线,心中并无太多指望。
只见来人手中懒懒的把玩着一柄银色细针,细长的丹凤眼微微上挑,唇角噙着三分似笑非笑的轻慢神情,甫一入门便打了个呵欠,抬眸望向陆棠,朝她一拱手,语气吊儿郎当:“陆寨主气色不错,想来这寨中事务也风调雨顺。敢问——您,是伤了哪处?”
陆棠眸色一沉,并未寒暄,语气也冷得很:“你若是来游山玩水的,大可不必进这屋。”
闻渊一愣,随即笑出声,轻轻摇头,毫不动怒。银针在指间一收,他脚步微顿,收了漫不经心的态度,走到床榻前,目光落在顾长渊身上时,眼神中只余几分锋利的审视与探究。
“顾先生,” 他说,语气干脆利落, “容我搭脉。”
顾长渊平稳地探出左手,指骨清瘦,经络隐现,神情平和,只下意识微微侧耳,分辨来人的动作。
闻渊指腹落在他的脉门上,闭目凝神细探。脉下有微弱滞涩之感,气血运行不畅,似有压迫阻滞之征。他静默片刻,睁眼收手,又俯下身,凑近顾长渊的面庞。那是近乎无礼的距离,陆棠眉头一皱,正欲出声制止,便见他已迅速出手,一指拨开顾长渊眼睑,另一手持银针,在他眼角毫厘处轻触试探。
顾长渊神色未动,眼睫也没有半分颤动。
闻渊收手站直,目光缓缓扫过他右肩、右臂、右腿,最终神情微变,沉声道:“右侧肢体全瘫,伴双目失明。”他目光一转,直视陆棠,“是左脑受了重创?”
顾长渊轻轻颔首,声音平静:“我记不大清……当时被重物击中,昏迷了很久。印象中……应该是左侧。”
“更具体些。” 闻渊追问,“是不是后脑?”
顾长渊短暂的陷入回忆,眉间轻蹙:“好像……是从后方袭来的。一声闷响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嗯。” 闻渊低应一声,未再多言。却忽又俯下身来,伸手入顾长渊发间。
“得罪了。” 闻渊淡声说着,伸手将他本就略显松散的发髻解开。青丝披落,垂在枕上。他指腹轻抚顾长渊左侧头颅,自颞骨而上,绕过耳后,一寸寸沿着头骨轮廓探查过去。掌下细致如风,指节时而轻敲,时而按压。良久,他指尖顿在耳后偏上某处。
“这边……”他低声自语,像是找到了什么,指节轻点在耳后斜上的一处,“这里有微陷,骨缝边缘有旧伤愈合之痕。”
顾长渊闻言,神情微不可察地一滞。
“从这里受击,方向略偏,确是从后脑偏左。” 闻渊收回手,语气沉静,“造成你眼盲与右侧瘫痪,也就说得通了。”
他起身,目光落在顾长渊眉眼间,沉声问道:“你现在右侧完全无知觉?包括触觉、冷热、痛痒?”
顾长渊淡淡点头:“基本如此。”
闻渊眼中神色微动,却未多言。他自袖中取出纸笔,展平在矮几上,低头疾书几行,笔锋细劲有力,整个人的神色也较初时沉敛了几分。再次抬眸时,他微微挑眉,收起银针,半步退开,目光转向陆棠,却又换回了最初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病灶起因一应明了,至于要不要治,便端看顾先生肯为此付出几分代价。”
陆棠眯了眯眼,警惕道:“什么意思?”
鬼医轻笑,指尖随意地敲着桌角,语调半真半假:“病根在脑。他右侧瘫痪的旧伤日久难解,如今肢体萎缩变形,已是覆水难收,但这双眼……”他停顿一下,斜睨床上之人,“尚有一线生机。只要能将淤血清除,说不定,还能让顾先生重见天日。”
陆棠冷眼看他:“你倒是说得轻巧。”
“那当然。” 闻渊耸耸肩,神色一派轻松,“小医行走江湖二十余载,剖过的脑袋不下百个,自忖对这其中的脉络构造比寻常郎中多看了几眼。这等疑难之症,旁人不敢碰,我倒愿意一试。”
“怎么个 ‘试’法?” 顾长渊开口,语气沉稳。
闻渊眼中笑意加深,不知哪里摸出的折扇“啪”地一声,在掌心轻轻一敲:“其实寻常郎中也不是没有法子的,解颅脑之患,所需无非是开颅探查,只是,他们摸不准症结具体所在,刀一落,唯有听天由命,所以不敢。而小医不同。” 他两指一并,微微比划,“我大致知道血块位置,如此只需在颅骨上开一细孔,伸入特制的中空针管,将积血缓缓引出,便可解除压迫。”
屋内霎时一静。
陆棠冷笑:“说到底,不过是个说法好听些的开颅术。”
闻渊毫不避讳,摊手笑道:“不错,终究还是要在脑子上动刀,此法尽量减小了损伤,风险却仍是不小。且先生失明已超月余,纵使清除压迫,双眼是否能恢复,又能恢复到几分仍未可知。”他顿了顿,目光闪烁,缓缓道:“只是若要治,这法子,已是最稳妥的选择。”
陆棠眸色微沉,毫不犹豫道:“不行。”
顾长渊眉心微蹙,语气平稳如常:“此事事关重大,我们须再作商议,还请先生暂且回避。”
闻渊挑眉看了他们一眼,倒也不恼,只“啧”了一声,笑着收起折扇:“行吧,小医不才,也正好喝杯热茶歇歇脚,等二位议定了,再唤我便是。”说罢,他双手一背,衣袍一拂,晃晃悠悠地转身出了屋子,脚步飘忽,看上去果真是个四处游山玩水、嬉笑人间的浪荡郎中。
门扉一阖,屋内气息瞬间沉下来。
“你不会真想把命交给一个看着像是骗子的江湖游医吧?” 陆棠猛地回身,声音压得极低,语气却已难掩怒意,“他那副样子……吊儿郎当,言辞夸张,哪有半分医者模样。”
顾长渊却并未被她情绪所动,平静道:“他不像是庸人。”
他微微顿了顿,细细思量着刚刚的每一处细节,缓缓继续:“他靠近我时,身上有苍术的味道,那是处理尸体后遮掩异味的药材。衣物虽不整,却除此之外,再无半点异味。这说明他确实常年接触尸体,却又极为谨慎,对清洁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他能精准判断病灶所在,连受伤角度与位置都推得七七八八。这不是装腔作势,是实打实地熟知人脑构造、积年经验之下的本事。”
他声音略顿,低声道:“况且,他所说之法,我曾在一卷古医残籍中见过,只是一直未曾有人提及,今日由他说出,我才知竟并未绝迹。”
陆棠却依旧没有动摇:“不行。那是脑子。他要在你头上钻孔,顾长渊,那不是闹着玩儿的。”
她走近几步,俯身蹲下,望着那张始终平静如水的脸庞,语气缓了几分:“你如今这样,我不在意的。顾长渊,我真的不在意你是否瘫痪,是否失明……我只想要你活着。”
“但是陆棠,你的人生还有很长。” 顾长渊微垂眼睫,唇边勾起一丝温和却苍凉的笑意:“你现在喜欢我,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
“我——”
“就算你矢志不渝,那你想过我吗?” 他语气始终平稳,却一字一顿,仿佛叩在人心最深处,“陆棠,我的世界不能只有你。”
“你会越走越远,遇到更多人,看见更广阔的天地。我若将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寄托都压在你身上,用‘承诺’和‘责任’将你困住,这对你不公平。”
“而终有一天,你回头看我的时候,会发现我还是永远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黑暗里,等你空出手来,等你的怜惜。我们会走散的。如今这样一日日的在黑暗里等你来,已经快把我逼疯了。我不想有一天,会因此恨你。”
陆棠怔住,如遭雷击,脑中嗡然一片,指尖轻颤,缓缓松开紧握他的手。
“你说过,你喜欢我。既如此,” 他偏头,面朝她的方向,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可动摇的坚定, “就让我自己做这个决定。”
“值得吗?” 陆棠低声反问,声音哑得几乎听不见:“为了区区一线光明的希望,去赌生死?”
“值得。” 他说。
他看不见,她不介意,但他在意。他如今右侧彻底瘫痪,连坐起都需人搀扶。左侧也日渐虚弱下去,若再无转机,终有一日,他将只能平躺在床榻之间,只能一切仰赖他人。那不是活着,是困囿,是无尽的幽闭与消磨。
“我如今已无没有什么能失去的了,” 他声音低缓, “可若能赌得一线生机,我想看见你。”
陆棠心头一震。
“我已经无法同行于你身侧,若能复明,你不在时,我至少还能提笔与你通信。你若万一身陷险境,我也能设局谋划,助你脱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听风辨声、仰人鼻息。”
她望着他,只觉得心中百转千回,喉咙紧涩得发疼。
她明白,顾长渊从不是能安于被人照料、困守方寸之地的人。他曾策马北疆,领兵千万,如今却只能躺着等人翻身喂药,连窗外一缕晨光都无法辨清。
他怎能甘心?怎会甘心?
他要的,是一丝希望,一个可能。哪怕将性命押上,他也要自己亲手来博一回。
陆棠眼睫轻颤,终是闭上了眼,长长吐出一口气。片刻后,哑声开口:“我会去和他谈——手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得听我的。”
她终究还是,退让了。
第46章 祈愿 (修) “嗯,不错,去当和尚也……
陆棠与闻渊商议后, 将手术之期定在十日之后。
主意既定,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开始了。陆棠请闻渊为她细细讲解了整个施术流程,又逐件核对、亲身试用了所需器具, 然后自那日起,放下寨中事务,将全部心神倾注于术具的研制与改造之中。
她在穿刺用的银针上增设了定衡止位之器, 针尾则以细工匠法刻出盘旋螺纹, 并配以拨柄细钮,以精准的固定银针刺入的角度与路径, 亦精细的控制入针的深度和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误差与损伤。原本直柄的骨钻也被她拆解重制, 改用绞盘与轮柄驱动,又将刀头更换为细密弧齿, 推动时以弧轮导力,以最大程度减少切入时对颅骨的冲击。
闻渊第一次见到陆棠准备的新奇玩意儿时,神情罕见地一顿。
他将银针握在掌中,指腹缓缓拂过那一道道细密刻纹, 眼底慢慢的像是被什么点亮了起来:“陆寨主这手艺,当真心细入微、毫厘不差。”
笑意自眼底慢慢浮出,他的语气虽轻, 却不由自主地带上一分郑重之意:“你这般稳手, 若不嫌弃, 何不一同上台,为我助阵?你在, 我下针都安稳些。”
陆棠却只是摇头,婉言谢绝了。
她望着案几上的物事,指尖微不可察地一紧——它们在她手下经历了千锤百炼, 可以称得上如臂使指。只是一旦想到这些利器所向之处,将是顾长渊的头骨,陆棠只觉得自己几乎能感受到刀尖刺入骨板时的触感和血流缓慢沁出时的温度……带起一股彻骨的寒意自脊背而起,蔓延至四肢百骸。
原来她也会害怕,也会有止不住手抖地时候。原来顾长渊于她,终究是不同的。
于是,她唯有将不安与恐惧,尽数倾注于工艺之中——日复一日伏案改图、磨针、调刃,与闻渊推演术式,一丝不苟地校正每一道刻线、每一个切角。陆棠近乎苛刻地逼迫自己,以在这场注定无法回头的孤注一掷中,将所有可能的万一,一寸寸削平、挤碎,化作她双手之间可控的分寸。
等到手术前夜,陆棠破天荒地走进了佛堂。
她沐浴更衣,拂尽一身尘气,时隔多年,再度踏入这座幽寂之地。佛堂静谧清寒,香烟袅袅,烛火微明,铜铸的佛像端坐高台,眉目和缓,俯视芸芸众生。
陆棠缓缓跪下,双膝触地的刹那,心中竟生出几分久违的敬畏与恍惚。她闭上眼,双手合十,额头轻抵在手心的护身符上,一字一句将《药师灌顶真言》诵读了千遍,由夜深一路念到天明。
她曾以为,神佛庇佑只是世人无能为力时自我安慰的一纸幻念。等到轮到自己走到力所不及之处才真正明白,人人皆是肉体凡胎,血肉之躯有时候就是得靠这一点渺茫的希望来撑住心里的勇气不散的。
翌日清晨,她将那道符缓缓交到顾长渊手中,指尖紧紧覆着他的手,仿佛也将那句未出口的祈愿,一并交予他手中。
所幸一切顺利。
术后第三日清晨,天色微明,晨光薄薄地洒进屋里。
陆棠后背倚靠在榻沿,怀中抱着一本临时记录的照护简录,不知何时困意终究压过了疲惫,倚着昏黄的日光沉沉睡去了。
顾长渊便是在这一幕中,缓缓醒来的。
他静静的躺着,感受着自己的意识自一片混沌中缓缓归位。他有一瞬间以为自己仍困在那无边的黑暗里,可,这一次不一样了。他渐渐的察觉到光,淡淡的、模糊的,却实实在在地透过眼睑洒入他的世界。他心头一震,微微睁眼,光线晃动之间,虚无的永夜仿佛被什么悄然撕开一道裂缝,刺眼的光亮过后眼前终于次第浮现出层层不明却确切存在的轮廓。
他……能看见了。
顾长渊尚未来及适应这份久违的明亮,耳边便已传来一阵细碎动静。
是陆棠。她似乎察觉到了动静,猛地从睡梦中惊醒,顾不得拢好凌乱的鬓发,整个人就摇摇欲坠的扑上来,声音带着微微颤意:“顾长渊?你醒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她靠得太近,面容也太疲惫,眼圈乌青,唇色苍白,衣襟微皱,鬓发零乱,整个人狼狈得不像话。顾长渊看着她的模样,一时竟有些恍然,心头忽然泛起一阵酸胀。
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想逗逗她,于是他垂了垂眸,压下眼底翻涌的柔意,嗓音沙哑,佯作茫然:“你是……?”
屋内瞬时静得针落可闻。
陆棠像被雷劈中,整个人僵住了,瞳孔骤缩,呼吸亦是瞬间止住。她怔怔看着他,半晌才哑声开口:“你……不记得我了?” 声音发紧,眼底的红意猝然浮现,泪光毫无预兆地浮了上来。
顾长渊一瞬间有些慌了,连忙伸手去握住她冰凉的手指,低低笑道:“别别别,哭什么?我逗你的。”
话音未落,陆棠眼眶便蓦地一热,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滴滴答答砸了下来。她怒火中烧地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咬牙切齿:“顾长渊,你胆子真肥了!连这也敢拿来逗我?”
顾长渊被她揪得动弹不得,却还是笑出了声,左手轻轻覆上她的手腕,语气温软:“好了,好了,对不起,是我错了。”
陆棠红着眼睛瞪着他,唇角轻颤,鼻息不稳:“你再敢这样骗我……我真……”
情绪翻涌到了极点,她的声音陡然止住,下一瞬,她猛地俯身,几乎是赌气般地,见缝插针的在顾长渊光溜溜的脑袋上“吧唧”亲了一口。
那一吻又快又响,惊得顾长渊整个人僵在原地。陆棠见状才终于满意的抹了抹眼角,撇嘴笑开了:“嗯……不错,去当和尚,也算个俊和尚。”
她终于笑了。
顾长渊也松下一口气,忍不住跟着轻轻笑出声:“陆寨主,你这未免太欺人了。”
陆棠轻哼一声,没接话,只凑得更近,目光直直望进他的眼里,难掩眼底的不安与期待:“你……现在能看到多少?”
顾长渊眨了眨眼,适应了片刻,慢慢转头看向她,模糊的光影中,她的轮廓仍隐约不清,但那一双红肿泛亮的眼睛却映得格外分明。
“看得见你。” 他说,嗓音低柔如风, “虽还不甚清晰,但能看见你眼睛红得像只兔子。”
陆棠心头猛地一松,喉咙发紧,险些又落下泪来。她赶忙深吸了几口气,终是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
等到顾长渊稍稍恢复些许体力,闻渊终于登门复诊。
他一如既往地吊儿郎当,甫一进门便挽起袖子,一边抚着下巴稀稀拉拉的胡子,一边从药囊中摸出银针:“来来来,顾先生,咱们先看看这双眼睛恢复得如何。”
说罢,他举起灯盏,在顾长渊眼前轻轻晃了晃。顾长渊顺着光的方向缓缓转动视线,眼神虽未完全聚焦,倒也不再空茫。
“白日能辨物,夜里如何?”
“昏暗之处,仍模糊不清。”
闻渊“啧”了一声,收起灯盏,点头叹道:“神经损伤久矣,能见已是天恩。夜里看不清点灯便是。”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几分调笑:“不过,你这双眼,如今勉强算得半盲,日后夜里行事,怕是要仰仗夫人引导了。”
陆棠白了他一眼,冷冷哼了声,懒得搭理。
闻渊脸上的笑意更甚,随手掀起薄被,坐到榻边:“行,再看看你这身子。”
他简略地检查了顾长渊的右臂,指节、掌心、肩肘一路试探。无论怎么按,顾长渊都毫无反应。闻渊倒也不作声,转而探右腿。按至膝下时,顾长渊终于眉心微微一动,身体亦跟着轻轻一颤。
“嗯?” 闻渊眼中一亮,手下动作更为细致,“这边,可有触感?”
顾长渊微顿,低声答道:“有些……但不对劲。麻痒得厉害,像是有蚁虫乱窜。”
“哦?” 闻渊挑眉,来了几分兴致,“没事,不是正常知觉也行,有感觉总胜于全无。” 他说着起身,顺手拍了拍他的小腿:“神经未稳,还需调养。若运气好,从异感慢慢转为正常也不是没可能。”
听他语气这样随意,陆棠忍不住蹙起了眉头:“那……终究能不能好?”
闻渊耸肩:“我又不是神仙,看你家夫君的造化吧。”
顾长渊神情如常,只淡声道:“留一条命,已是恩典。”
闻渊听罢轻笑,摇头道:“啧,眼能见,腿能行。虽不复旧日之勇,却也勉强算个活人了。你这般沉得住气,倒叫我这大夫无趣了。”
他说着,又瞥了陆棠一眼,意有所指地调侃道:“你那护身符,倒是灵得紧。”
顾长渊微怔,转头望向身边人,唇角缓缓扬起,低声替她应道:“……的确,灵验得很。”
闻渊在旁瞧得一身鸡皮疙瘩,翻了个白眼:“行了,你们这腻歪的样子我看不下去了,老子走了。陆寨主记得付钱。”
他拂袖而去,陆棠却没有理他,只是紧紧握着顾长渊的手,感受着这份微微发烫的温度。
她终于,留住了他。
第47章 定亲 屋内,刚刚醒来的人听到熟悉的声……
等到新春将至的时候, 顾长渊终于熬过了术后反复的发烧和眩晕,身体状况渐渐稳了下来,气色也肉眼可见地好了不少, 也能靠着轮椅独自坐稳了,状态好的时候甚至还能借着支撑站上一会儿。
而今年的春节,也与往年颇不相同。
山寨与辰国方才定下盟约, 解了燃眉之急, 眼下暂无战事之虞,兄弟们终于不必再日夜警惕、枕戈待旦。短暂的安宁像一道久违的暖风, 吹散了连年动荡带来的阴霾,也让山寨中久违的喜庆氛围悄然回归, 甚至较昔年都更加浓烈几分。
除夕这日,寨里的兄弟们聚在大堂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顾长渊也终于不再只是个静静旁观的局外人——陆棠亲自推着他入席, 将他安顿在主位一侧,与她并肩而坐。
她今日心情极好,眉眼舒展,笑靥明朗。火光映照着她的侧颜, 衬得她眉眼之间分外鲜活,眼底仿佛藏着点点星光。
“寨主,今年终于能痛痛快快地喝一场了!”
“来来来, 兄弟们一起敬寨主一杯!”
众人簇拥着陆棠举杯而起, 声浪如潮, 连一向最沉稳寡言的秦叔,也罕见地喝了几盅黄酒, 面上泛起淡淡红晕。陆棠笑着一一应下,碗来杯往,毫不含糊。渐渐的, 她的眼尾在上涌的酒意里染上薄红,眉梢眼角也带上了几分酒后特有的慵懒。她微仰着身子靠在椅背上,纤长的手指间拈着酒盏,轻轻摩挲杯沿;听着众人打趣喧哗,时不时轻笑一声,姿态间是难得的放松,也带着些许醉意未散的柔软。
顾长渊静静地看着她,看着这久违的喜乐与安宁,也不知不觉跟着笑了。
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众人酒酣耳热,才意犹未尽地三三两两散去。陆棠也推着顾长渊慢慢往回走。原本跟在不远处的秦叔,正欲上前搀扶,却被顾长渊摆手拦下:“回去吧。”顾长渊轻声开口,语气温和却笃定,“没事,让她推我。”
秦叔闻言一顿,望了他们一眼,终是默默颔首,转身离去。
这是个难得晴朗的冬夜,月朗星稀,寒意虽浓,天地却澄澈如洗。两人一前一后,缓缓穿过长廊,往院中走去,轮椅在石板路上碾出细细簌簌的声响。
陆棠的步子有些散漫,偶尔还踢踢踢起脚边石子,带出几声清脆的响动,在寂静夜色中分外清晰。
顾长渊侧过头,目光落在她身上,眼底浮着几分淡淡的笑意:“怎么?喝多了?”
“我哪儿那么容易醉?” 陆棠嗤笑一声,干脆停了轮椅,一屁股坐到地上,顺势靠在他膝头,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
月色静好,清辉柔柔的洒落在两人肩头,微风轻拂着树梢,偶有犬吠远远传来,又被凉风吹散在夜里。
陆棠仰头望着天,眯了眯眼,半晌才低声开口:“怎么样?今年跟大家一起过年,是不是感觉也还不错?”
“嗯。” 顾长渊顺着她的话轻轻应着。
“真好啊。” 她嘴角轻勾,语调缓缓的:“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大家一起杀猪宰羊、包饺子、守岁放炮,热热闹闹一整晚……顾长渊,要是年年都能这样就好了。”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目光也缓缓投向夜色深处。良久,忽而轻叹:“我曾说过,十里长山,不臣服于任何人,只守这一方山河。可经历这一遭……我在想,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强者为尊,弱者终究只能随波逐流。”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更轻了些:“顾长渊,我父亲建这山寨,是在大齐气数已衰的时候。那会儿朝廷已经无力顾及咱们这些偏远之地了,所以他能凭一己之力保下这片地界。但若将来真有一日天下一统,又有哪个帝王会容忍我们这样一座山寨,独立在他权柄之外呢?等到那时候……这一寨老小,又要怎么办呢?”
顾长渊静静地听着,未曾打断她,半晌缓缓道:“所以,你想站在燕北川那边?”
“我还没做决定。” 陆棠苦笑了一声,指尖在他膝头轻轻摩梭着,“但也许……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她的思绪停顿了片刻,忽而又抬眸看向他,酒意后的微红仍挂在眼尾,眼里却多了些别样的神色:“不过,比起这些,我更想问你一件更重要的事——顾长渊,你什么时候娶我?”
顾长渊一愣,没想到话题会突如其来地转到这里,一时竟有些措手不及。
“我都亲你那么多次了,你怎么还不来提亲?” 陆棠睨着他,语气半真半假,伸手在他胸口轻轻点了两下,咬牙低声道:“你是不是改主意了?”
顾长渊一时失笑:“胡说什么。”
“那你为什么还不来娶我?” 她微微抬着下巴,一脸理直气壮,“顾长渊,我告诉你,我陆棠可不是随便亲别人的人,你可得对我负责。”
眼前只有一片模糊的轮廓,顾长渊想象着她张牙舞爪的样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犹豫了一瞬,终是从袖中取出一物,指腹缓缓摩挲着那温润的玉镯,低低叹息:“原是想等你生辰时亲手送你的。”
他摸索着拉起她的手,将那镯子一寸寸套在她腕上,嗓音低哑,透着一丝温柔的无奈:“陆棠,你是比我想象中更勇敢的人。只是有些事,可不可以由我来说,由我来做。”
陆棠怔住,抬起手,看着腕间镯子,眼神微微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