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武都立帜!
武都,雄踞长江中游,九省通衢,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1923年的深秋,这座历史名城迎来了它现代命运中的一个转折点。
城内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的痕迹依旧随处可见——残破的城墙、烧焦的屋梁、街道上尚未清理干净的瓦砾和暗红色的血渍。
一队队穿着混杂军装、佩戴着青天白日徽章的革命军士兵在街头巡逻,神色警惕而疲惫。
他们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门,既有老旧的汉阳造,也有较新的法制步枪,甚至还有日式装备,无声地诉说着其装备来源的复杂——主要便是邓贤有偿援助的那批装备。
城头之上,那面青天白日旗在江风中猎作响。
它宣告着一个新政权的诞生,也凝聚了无数关注、期待、怀疑乃至敌意的目光。
孙帝豪是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午后,乘船抵达武昌码头的。
相较于沪市的租界寓所,这里的空气虽然混杂着硝烟和江水的气息,却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的激动。
他拒绝了轿子,坚持步行,在汪季新、蒋校长、廖恩煦以及一批将领、官员、苏联顾问的簇拥下,沿着残破的街道,走向原湖北督军府——如今已被匆忙改为国众政府临时办公地。
沿途有被组织起来的市民和学生摇旗欢迎,呼喊声此起彼伏:
“欢迎先生!”
“国众政府万岁!”
“北征统一夏国!”声音热烈,却难以完全掩盖这座刚刚经历战火的城市深藏的创伤和茫然。
帝豪向人群挥手致意,脸色因奔波和病痛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辉。
站在督军府,现挂上了“中华民国国众政府”的牌匾,台阶上,回望长江,孙帝豪心潮澎湃。
十几年的流亡、挫折、背叛、奋斗,此刻仿佛都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