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页)

 湘南赵恒惕对国众政府阳奉阴违,对邓贤畏之如虎,竭力维持着脆弱的自治状态,境内税收、军队皆不受武都节制。 

 桂西则陷入新桂系李、白与旧桂系陆亚宋残余的激烈内斗中,双方都试图向岭南的邓贤或武都的s先生寻求支持,但邓贤对省外事务暂时采取谨慎的不介入政策,除非威胁到边境安全。′w·a_n\z~h?e*n.g-s¨h`u?.′n/e¨t. 

 国众政府所在的武都,光环正在迅速褪去。 

 s先生虽有心励精图治,但党内胡衍鸿、汪季新、廖恩煦等派系斗争日趋公开化。 

 军事上,北伐军成分复杂,既有中央新军,也有收编的旧军阀部队,号令不一,战斗力参差不齐。 

 财政上,鄂北一省之力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军政开支,苛捐杂税丛生,民怨渐起。 

 来自邓贤的军火援助犹如杯水车薪,且多为旧械,核心弹药供应仍受制于人。 

 s先生多次派员赴羊州,希望获得更多援助,甚至试探性地提出“联合出兵湘南,解决赵恒惕”的构想,但均被邓贤以内部整顿,无力外顾为由婉拒。 

 邓贤对外的策略清晰而坚定:构筑一道无形的铁幕。 

 这道铁幕,并非完全封闭,而是有选择地进行交互。对于战略物资(如钨、锑、桐油、茶叶),鼓励出口,换取外汇和急需的机器设备,但交易对象经过严格筛选,尽量避免过度依赖某一国,尤其是扶桑。 

 对于外部情报,建立严密的反谍网,由叶怀瑾的情报局和邓明磊的特战警卫旅共同负责,严厉打击一切渗透活动,数起扶桑特工试图窃取青霉素菌种或军工图纸的案件被破获,涉案人员被公开处决,极大震慑了境外势力。 

 对于边境,则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防御姿态,但一旦有越境骚扰或土匪活动,即予以雷霆打击,绝不姑息。 

 这道铁幕的内侧,则是日以继夜的埋头建设。 

 椹川钢铁厂的一号高炉终于成功点火,铁水奔流的那一刻,无数参与建设的工程师、工人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