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金融秩序与战略物资管制(第3页)

 邓贤点点头:“很好。钨砂,价比黄金。它是制造高速切削刀具、装甲穿甲弹芯、发动机关键部件不可替代的材料。我们的产量,要严格保密。出口数量,必须由经济计划委员会严格审批,价格要参照国际行情,但不能任由洋行压价。告诉那些外国公司的采购代表,爱买买,不买走人!我们不怕囤积,时间在我们这边!” 

 他转向军工官员:“龙渊那边,钨合金刀具和穿甲弹的研发进度如何?” 

 “报告大帅,进展顺利!采用我们自产的钨精矿,仿制的德意志国高速钢性能己接近原品!新型穿甲弹芯在测试中,穿深比普通钢芯弹提高了五成!” 

 在闽东南平,类似的场景出现在锑矿。 

 这种加入铅中能极大提升子弹硬度的金属,同样受到了严格管制和高效开采。 

 邓贤甚至亲自过问了一种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猪鬃。 

 他下令农业部门在三省农村大力推广优质生猪养殖,并建立集中的猪鬃收购、加工厂。 

 “猪鬃是刷漆、清炮管、制造精密仪器刷子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同样要纳入管制清单。” 

 他对战略物资的重视程度,让手下许多官员感到费解。 

 在他们看来,钨、锑甚至猪鬃,不过是换钱的商品。 

 但在邓贤的认知里,这些都是未来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资源。他甚至在秘密文件中,将钨、锑、锡、锰、铬、镍、石油、橡胶等列为一级战略物资,要求尽一切可能增加储备,减少不必要的出口。 

 一场没有硝烟的金铁之战在三省悄然展开。 

 一边是巩固金融秩序,集中资金外汇;另一边是牢牢掌控关键矿产和物资,为未来的军工生产囤积原料。 

 邓贤以其穿越者的视野,正试图构建一套独立于外部波动、能够支撑长期战争的经济体系。 

 每一步都走在时代的前面,每一步也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