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公平

    彼时阎赴站在台阶上,望着炊烟袅袅的街巷。
 




    年前这时候,街上该是死一般寂静,只有刘府和缙绅四家的夜宴笙箫声隐约可闻。
 




    深夜,农家大院。
 




    寒冬的夜风格外凌冽。
 




    阎赴如今正在看着舆图,默默思索着。
 




    接下来嘉靖二十八年和嘉靖二十九年两年时间,朝廷中会出现什么?
 




    这两年,严嵩将要开始掌控朝中势力,这位内阁首辅专心权力争夺,边军武备废弛,这才导致了之后的鞑靼南下。
 




    同样是这段时间,辽东的努尔哈赤将要建立后金,也是极大的隐患。
 




    另外东南形式同样不容乐观,东南世家专心开海,但又不允许朝廷插手,和嘉靖几次争夺的同时,也暗中培养了大批海寇。
 




    加上那位道君皇帝的常年修道,大兴土木,整个大明财政堪称入不敷出。
 




    军事,经济,甚至朝中势力更迭,危机四伏。
 




    彼时阎赴眼神很辣,起身,指尖轻点桌面舆图。
 




    陕北要想造反,又不被压制,那就必须依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基础盘扩张。
 




    他一开始便不打算奉行后世张献忠等人的流寇思想,因此必须稳定下来。
 




    若想在这乱世中崛起,唯有以剿匪为名,行养寇之实。
 




    等待时势,不如自己造势!
 




    大明腐朽,朝中官吏自从此次剿‘延按匪’便能看出,无人可用陕北武将。
 




    阎赴眯起眼睛。
 




    若想掌握兵权,必先让匪患成为朝廷的心头刺。
 




    他深知,直接造反只会成为严嵩打压的靶子,唯有借剿匪之功步步攀升,最终掌控陕西总兵之位,方能在乱世中立足。
 




    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便是养寇自重,是的,故意纵容匪患,甚至亲手制造叛乱,再以剿匪英雄的姿态收割功绩。
 




    他展开延按府舆图,目光如刀锋般划过山川地形。
 




    延按北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利于游击,南临洛河,河谷沃野可屯粮草,西有黄龙山为天然屏障,东接官道便于掌控情报。
 




    阎赴以指尖点向甘泉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