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我们被利用(第2页)

 




    其三,此地民心可用,自己在此焚烧了缙绅田契,将土地分给佃农。
 




    如今从县百姓视黑袍军为青天,甚至自发组建乡勇协防。
 




    “从县就是我们的商洛山。”
 




    阎赴指向沙盘。
 




    “以此为基,每攻下一县,便复制清田分地、轻徭薄赋之策,让百姓成为我们的城墙。”
 




    “嘉靖可以调兵围剿我们一次,但若陕北处处烽烟,他的国库能支撑几回?”
 




    阎赴抚摸着檄文上官绅纳粮的字样。
 




    “我们要让大明流血不止,却找不到伤口在哪儿。”
 




    这一刻,张炼点头,铺开一份密报。
 




    “朝廷已命三边总督集结数万大军,但户部只拨了半月粮饷。”
 




    这正是黑袍军最大的优势。
 




    明廷的腐朽惯性,是他们的问题之一,嘉靖为修道炼丹,连年加征。
 




    陕西官吏趁机层层盘剥,榆林卫士兵的冬衣竟被克扣到十人共一袄。
 




    黑袍军每多撑一天,就有更多边军因欠饷倒戈。
 




    同时还有天灾的助攻,陕北多饥旱蝗灾,而明廷赈灾粮永远到不了灾民手中。
 




    当新一轮饥荒爆发,黑袍军开仓放粮的画面将击碎朝廷最后威信。
 




    最后,不得不提到此地藩王之愚蠢,西安听闻黑袍军焚田契,竟下令提前征收佃租,逼得渭北数千农户投奔延按府。
 




    李自成最终为何能攻破京师?
 




    阎赴推开窗户,让陕北干燥的风吹散案上烛烟。
 




    不是因为他有多强,而是因为大明......已经烂透了。
 




    沙盘旁的书本被寒风吹动,翻在七擒孟获一页,书页上沾着血迹,这是从延按府官吏府邸搜出的。
 




    李自成学的是流寇战术,而我们......阎赴的手指划过书中南抚夷越,北伐曹魏的字句。
 




    “要学的是如何把陕北,变成我们的荆州。”
 




    黑袍军真正的目标,从来不是一城一池。
 




    “所以,我们不急。”
 




    阎赴将一枚黑旗插在沙盘的西安城上,转身时黑袍卷起一阵风。
 




    “让嘉靖和他的阁老们,再苟延残喘几天吧。”
 




    嘉靖二十八年五月十九,延按府校场。
 




    黑压压的军阵如乌云压城,千余黑袍军肃立无声,唯有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阎赴按剑立于点将台上,身后是巨幅沙盘,延按府为核心,向北延伸出三条血色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