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集体婚礼(第3页)

 

王侍郎笑笑问:“夫人,袁掌柜,你们没去一趟后山?后山下风头有个老大的养殖厂,分了几个厂区。一共养了五百头牛,八百头驴,五千头羊,一万只兔子,一万只鸡,三千头猪,那饲料和草料仓库,都大得不得了,可壮观了。庄丁也是辛苦,一天不敢懈怠,冬天更是要注意清洁保暖,保证动物们安全过冬。”

 

袁掌柜眯起眼:“姐夫,你种果蔬还好,怎么养这么多活物儿,放在一起,就不怕传了疫病?”

 

王侍郎看了一眼袁掌柜,笑笑:“不怕,我得了高人赠的动物养殖手册,里面说得明白,养殖东西,喂食喂水都平常,干净就行,重在消毒防疫。防疫上,有高人赠的药方,按时给喂,有的还要用空心针打到动物身上。卫生上,大致上是交待平常出粪要勤,堆到粪池中发酵了上地,种的果菜都特别好。消毒要认真,我吩咐专人,天天用石灰水洒遍养殖厂内外,还有些中药汁,都为了消毒。夏天时,除了正常消毒每天都要担水冲洗猪圈,在食水中添加增强体力消暑的中药水。还有一点,咱有专门的饲料配方,禽畜们吃了长得快,一年速成。”

 

袁掌柜疑惑:“姐夫,一年光景,那猪牛羊能长多大?买小畜价格可不便宜,要是认认真真的养二三年,不是长得更大些?”

 

王侍郎笑:“先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高人告诉我,一头羊,满月时大约重四到十斤,好好养一年,能长到九十斤至一百二三十斤之间。可是第二年起,再好好养一年,最多长到一百五六十斤,一年才增加三十斤,大大不划算。不如第二年直接养小羊,一年又能长百来斤,猪大致上也是如此。牛、驴能干农活,可以多养些时间,等体力减弱时再处理。至于鸡兔那些小畜,更是要加快运转。我也有销售渠道,借外公和舅父的光,跟卫军的几个头领关系都熟。每年十月开始,分批宰杀了,分送到卫军伙头营。结款后,只需给几个卫军头领和伙头营的经手人一些好处就是了。”

 

袁掌柜恍然大悟:“写册子的真是高人,言之有理。我也要赶紧写信给阿父,他在西北有几十万只羊呢。姐夫那个册子和饲料配方,能不能赏下来?”

 

曲夫人有些不高兴:“行了,我正吃席,你们俩别说那个了,影响胃口。”

 

王侍郎笑笑:“夫人都发话了,这事以后再说。”

 

没多久,启辉二十一年的春节来临,整个冬日,小北山的出产,大赚了一笔,曲夫人看着小北山送来的账本,心情好极了。

 

这两年,王侍郎的日子富裕了,家里添了二十多个下人,院子里也都收拾齐整,并没有按夫人的意思种菜,而是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曲夫人指挥着家人,把小北山送来的出产,分成份,给亲朋好友家送年礼。

 

王侍郎下值后,回了家见众人都在忙。一问,是小北山的曲总管送东西来。他让捡最好的,弄三份,分别送去青衣君祠、王将军家、还有王院长家。虽然与王院长脱离了父子关系,终究在他们跟前长到三十好几,还是一个王家,他娘也还在。

 

曲夫人叹口气,心里想,给王院长嫁的应该,还有婆母在,分家时,婆母的嫁妆也抬到自己家了,自家男人也答应给母亲养老。平常王院长在书院,家里没有外人,王侍郎就经常让近随给母亲送东西。给王将军也行,好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叫过三十年大伯的人。可是,给青衣君祠送显得有点多余,一个死人,还能享用是咋的?不过是上个供,最后肯定让那些守祠的人给吃用了。

 

王侍郎也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谁听。他叹口气道:“没有妹妹,我还在南粤呢,啥时候回来都不知道。就是现在这些产业,也是妹妹指导着弄起来的。雪儿能躲过几次危机,也是青衣君祠庇护,这是大恩。人啊,千万不能忘本,说不得哪天又用得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