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过年了(第3页)
娘子们在农忙时,帮忙做饭送水,记分算账。冬闲时节,又喜欢到王一和家,姐妹们坐在暖炕上,一边聊着天,学习雕梅子,刻冬瓜条,和乐融融。
北山庄园,北山村全都挂上了大灯笼,门上新换了桃符,贴了福字。牲口圈上都贴了六畜兴旺,井上也贴清水常满。这些字,都是王一和媳妇领着几个会写字的姐妹写的。王一和他们赶紧打了糨糊,喜滋滋地贴上去。然后又嘱咐:“媳妇,你可别太累着了,肚子里都有孩子了。你别担心,我跟曲庄头商量过了,让小北山的那帮厨师帮咱们家把过年吃的东西全都做了。炸两大盆小酥肉、油豆腐、炸鸡块、肉丸子,再炸几条鱼,蒸上百十个蒸饼。清炖鸡汤和羊排这种事,我就会弄,不用你下手。咱家的钱也宽松,你想吃什么用什么,就直接到商业街买。等明年,我给媳妇买个侍女使,我虽是奴籍,夫人可是良籍。”
王一和媳妇虽然有学问,字写得好,女红上稀松平常,只会简单的缝补,莫说绣花,连个扣子都挽不明白。厨艺也是一塌糊涂,煎炒烹炸都不行,连最简单的蒸饼都不会做。
她想学习上一些,以后要当母亲了,总不能家务活什么都不行吧。她不行,但是这帮妯娌中有内行的。其中有尚食局出来的几个,更是大显身手。
其中一个是司酝司的女官李云,特别善于酿酒,秋后,李云让她男人王十二准备了许多番薯和谷物,自己用辣蓼草和一些中药弄了酒曲,教众人酿酒。这会时日不太长,也勉强能喝了,每家都去买了两坛。
一个是司膳司的女官刘巧,厨艺极好。刘巧让她男人王十三买了几袋麦粉,还有黄糖、一些豆类、肉类,自己到县城买了调料,教其他姐妹们做蒸饼、包饺子、擀面条等常见的饭食。实在学不会的,可以向她家要一些。别人不知道,王一和就厚着脸皮来要了好几次,刘巧跟王一和媳妇关系很好,知道这姐妹不擅长家务,又怀了身孕,上赶着帮忙。
春节期间,王一和这些人更加忙,从每日一巡变成每日三巡。侍郎大人发话了,冬季天干物燥,山上果木众多,又常有北风。过年时候,到处是灯笼,又有人家放鞭炮,小孩子也喜欢零星地点香燃放炮仗,明火的隐患增多,不得不防。
王侍郎兄妹很看重小北山,这可是王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牵一发而动全身。王侍郎不敢贪污枉法,光靠朝廷俸禄,要养媳妇孩子,还有家里下人,有些捉襟见肘的。王善一不知道芥子空间能用多久,会不会无端消失,青青会不会中途改变主意,另找空间的传承人。但她知道,握在手里的东西最实在。
王善一目前不便出面,唯一可以相信的人就是她哥,她哥过得好,将来才有可能帮她的忙。人性向来如此,自家都过得勉强,还管你亲戚的死活?以前建青衣君祠,她哥出了点钱,瞧把嫂子心疼的,夫妻吵了好几回。现在手里有钱,北山村集体婚礼,嫂子不是做得挺好的,一点也没表现出小气的样子。
王善一既然有与鸟兽类沟通的能力,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心态,让她哥在北山村建百鸟园,开宠物店。一来,如果有人再查听,以前出手的鸟猫有个出处。二来,那些鹦鹉是王善一专门训教过的,脑子聪明,会传话。方圆三百里之内的鸟类都是朋友,王善一让他哥三天两头的把一些谷类撒在小北山上,供鸟雀们取食。下雪天,还要加喂,当然不能白吃,是要用它们,帮着查看山上的情况。如果有异状,就飞去百鸟园告诉鹦鹉们。鹦鹉们虽然不至于像人说话那么灵活,简单传个消息还是能胜任。
甚至,王善一还让她哥从西北买来几只小狼崽,准备在空间繁育几代,把它们训教好了,将来放到青衣君祠和小北山上看场子。真要是有坏东西要搞破坏,看不咬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