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熙熙攘攘皆为利(第3页)
曾秀云在甘州阳山,发现了一处金矿。她难抑心中的激动,等不到以后,她需要更多的钱来加速发展,只好再次跟李家合作。两家联手,用差不多的手法运营,黄金可比白银贵重多了,七个月就回了本,后面都发了大财。短短三年时间,常久山又闻到了铜臭味,如附骨之蛆般粘了上来。
这次,曾秀云跟常久山进行了接触,觉得这个人很有才,有收拢的意思。男女不共财,共财两不来,要想长久,最好发展成男女关系。虽比不得血缘牢固,好歹也是婚姻关系,比普通合作关系稳固一点。
常久山心里嫌弃曾秀云的外貌,又想拉拢这个人才。于是,就跟曾秀云道:“曾小姐,您的美意在下心领了。常某年龄不小,还只是梁王殿下的一个幕僚,一没官职,二没有大财,本事也比不上小姐,以您的才华,配常某这样的人物可惜了。”
曾秀云冷笑:“常先生休要花言巧语,你是不是看不上本小姐呀?”
常久山反问:“曾小姐,请问,您看上在下哪一点?”
曾秀云一愣:“你还真把本小姐问住了,你有什么好的呢?长相平平,既没有莫大权势,又没有泼天富贵。”
常久山笑了:“曾小姐,其实咱们是同一类人,自己条件一般,略有些才华,想拼命往上爬。曾某认真读书,勉强算是腹有诗书,可惜父亲是商贾,母亲是个侍妾,没有参加科考的资格。曾某想过经商,家里嫡母嫡兄千般阻挠,没有本钱。好容易在杨氏钱庄借了些钱,想贩点茶叶、食盐到西北,路上遇到盗匪,货物与车马都被抢走,血本无归。一路狼狈回到家乡,父亲和嫡母把曾某嘲笑一顿。杨家的钱要还,利息是复利,利滚利,越还不上越惊慌。幸亏投到梁王门下,梁王帮曾某把钱还了,曾某不只欠了钱帛,还欠了人情,只能跟着梁王。”
曾秀云轻蔑一笑:“看你堂堂男子汉,能说会道,又写一笔好字,算术也厉害,还以为是个大大的能人,谁知道是个废物,干什么都不行,姑娘怎么看上你的,真是眼神不好。”
常久山笑道:“自从跟了梁王,曾某算是一帆风顺,父亲见了曾某客气的不得了,三个嫡兄也得看曾某的脸色。梁王把他的私产交给曾某,曾某给王爷办事的同时,自己也存了一点老本。不过,曾某才华有限,比不上小姐,曾某发现小姐好像能找矿。”
曾秀云瞪他一眼道:“常先生,没有根据的话不要乱讲,要害死人的。”
常久山道:“小姐不要怪罪,是曾某犯忌讳了。既没有应承小姐的青睐,却问小姐的核心机密,是有点过分了。您这么大本事,难道不想登顶吗?”
曾秀云来了兴趣:“先生是什么意思,说这话,可有点交浅言深了。”
常久山笑:“曾某是典型的市侩,说话直来直去。以小姐的家世,即使你再有财帛,婚姻的选择也是有限的。本朝开国以来,关陇功臣都在政治中心,渐渐形成一个特权阶层。到现在婚嫁上面形成了一种风气,人分三六九等,女子更是等级分明。那些显贵人家,娶妇特别讲究门第出身。最想娶得是五望七姓家的女子,其次是宗室、勋贵人家的贵女,再就是世家、豪族的女儿。”
曾秀云听了来气:“依先生所说,姑娘这样的,只能嫁给普通官宦人家了?”
常久山道:“不然呢?出身一般的女人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甘于平凡,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种人是绝大多数;还有一种女人,一心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经过努力还真就实现了。两汉时期,文帝的的窦皇后、景帝的王美人,武帝的卫皇后,出身普通,最后都登顶了。”
曾秀云眯起眼:“常先生的意思,让本小姐效仿这些人吗?”想想,也不是不行,反正想找后台,倒也算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