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终于做上礼部尚书(第3页)

 

王尚书心里早就有底,虽然高兴,也没有太过分的表现。曲夫人乐得手舞足蹈,大人年纪不大,就是正三品的礼部尚书,就是以后再没升迁,这辈子也够用了。正好过年,朝廷也放假了,官员多有空闲,她主张大摆酒席。王尚书一听就摇头坚决不应承,自己升官算是快的,有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呢,自己偷着乐就行了,别出风头。再说了,淳于老大人对自己一直不错,人家荣休了,还不知道心里怎么想,何必再去戳人肺管子呢。

 

王院长谋算青衣君祠的管理权失败,心中老窝火了,跟夫人冷战十多天。大过年的,听说王善先做了礼部尚书,王院长更来气,就躺在家里装病,谁也不见。两个庶子也是心烦气躁的,都是一个爹生的,大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看人家混的。长孙夫人可不管这一家子如何气闷,她是洋洋得意,走东家串西家的喝年酒。

 

自从王善一回来,抓紧时间整理她从安南带回来的货。那些海盐、黄糖、木料能放得住,慢慢来。那些南方水果、干海货、香料之类的,可得赶紧出手,经他哥的手,全批发给袁掌柜,再由她批发到其他商户手里。

 

三百个大贝壳,王善一拿出二百个,让她哥给小雪在惜雪金玉店里代卖,要价比进价贵上几十倍不止,这就是典型的物以稀为贵。完整且有特色的大海螺、大海贝本就难得,多是渔人出海时,无意中在荒岛上捡拾,或者潜水时无意中收获。处理起来的技术也很特殊,处理不好总有一股腥臭味,处理好的就成了奢侈摆件,价格就成十倍增长。从安南到都城,万里之遥,贝壳算是易碎品,运输非常艰难,自然身价百倍。

 

另外在空间里,让机器人加班。车了一批安南紫檀木的珠子,一批安南沉香木的珠子,几种尺寸地都有,小的串成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大些的串成手串,全给小雪代销。

 

还有一些红珊瑚、粉珊瑚的小枝条,不完整的砗磲壳,玉化了小螺化石,这都是王善一在安南明月岛上随手捡拾的,都送给了小雪,镶嵌成首饰转手就卖高价。

 

年前,王家兄弟也让人给几家人送了年礼,专门送到青衣君祠一份。虽然耽误了,但王善一看了很欣慰。以王元娘的名义,花了重金托安西货栈,送到青州回礼。有四只好看的大螺,四百斤干海货,二十个安南香包。二十匹杭州锦缎,二十斤余杭绿茶,三百斤桂州蜜桔。

 

两兄弟一收到王元娘的还礼,看到里面有安南特产,他们在安南呆了不短的时间,很熟悉。就知道姑姑从安南回都城了,心里马上高兴,也有底气了。

 

王善先知道皇帝的要求,同意接手千阳书院所属的山地。王院长是他亲爹,就是书面写了断亲书,血缘也斩不断。只要王院长不是作奸犯科,或是要害别人,他还是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予以协助。听说老院长称病,他心中大约能猜中一二,老爷子的心病就三条,一是把王善先赶出去,没想到人家发展得更快更好,又后悔又眼气。二是,四个庶出的子女过得都不太行,前途也渺茫,需要人帮扶,可是王家发展真是稀松。三是,老爷子手里的产业少,来钱就少,长孙夫人把嫁妆给了王善先,土地也托给儿子管,家里别想借光,他憋气得很。

 

王善先跟妹妹商量了一下,王善一满脸不耐烦,她皱眉道:“哥,能不能别提那老院长,妹妹听着心烦。他的事,妹妹不想管,哥与他没关系了,善一诈死,关系也断了,现在的王元娘,管他死活呢。”

 

王善先有些吃惊:“妹妹呀,你怎么如此狠心,这是怨恨亲生父亲吗?你一向善良大度,可不能有这种危险的想法。”

 

王善一笑道:“哥,他不是我的父亲,我现在出面叫他一声,他敢答应吗?吓不死他,说不定怕连累他全家,一刀杀了我呢。这种只记仇不记恩的人,理他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