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诸报皆从业起(第3页)

 

皇贵妃对宋王道:“老叔父,现在你高兴了?之前本宫也收到类似的信,只是一家之言,不足采信。又怕是有人造谣,刺激皇帝,做屠龙之局。时隔多年,二皇子已没,四皇子儿女成群,光一个六皇子,也不能证明什么。”

 

皇贵妃叹口气:“老皇叔,您也看到了,皇帝身体不好,妾当然也不敢拿这种事惊扰他。事到如今,皇帝受了刺激发病,恐怕难逃此劫。这封信毁了吧,别叫有心之人利用,顺便把你我牵连进君死有异之局。”

 

松年惊恐地望着皇贵妃把信烧毁了,她是什么意思?皇贵妃似笑非笑看他一眼:“松年大总管是聪明人,想活命,就把嘴闭上。”

 

不到一个时辰,陈昭帝落幕,终年六十三岁,时启辉三十年腊月二十六日申时二刻。

 

皇贵妃守着灵,心里浮想联翩,忽然又笑着摇头,有人天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说起来太子妃是舅父家的孙女,管自己叫一声表姑母,多次提点她,她听不进去呀。

 

叫她不要针对广平郡主,她嘴上答应好好的,转头就派暗卫去刺杀。要是做得机密,刺杀成功也行,偏让人逮个正着,把娘家也连累了。叫她装成伪善,养好儿女,保住位置,她竟然当众暴露自己的嘴脸,因为想霸占人家店里的七彩鸳鸯冠没成事,迁怒于人,要当众打死人家姑娘。你打死也罢了,干什么还要听十九公主的,削发代首的侮辱人。

 

历史上的削发代首事件多是出于自愿,有的人在祭天地祖宗的时候,为表达以身追随的心意,自愿削发敬上。汉末曹公为严明军纪,下令不许踩踏青苗,他自己不小心踩踏青苗,为了让军士服气,割发代首,以正军纪。本朝太宗皇帝嫁宗室女给吐蕃,公主过世,吐蕃民众万分悲痛,有人割发或割五官以示悲痛。

 

太子妃一知半解,十九公主卑劣恶毒,做下这样让人恶心的事。难道真的触怒上苍,遭了天遣吗?这样的疑问,很多人都在思考,那天在场的人太多了,还都是顶尖的贵族。这些天,几个头铁的御史就纷纷上奏,说太子妃德不配位,上天惩戒,要求罢黜太子妃的身份。事到如今,也只能各人听命吧。

 

皇帝让人给父皇办后事,把相关人员都圈禁起来,等完事后再说。松年总管确实是聪明人,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赶紧向太子殿下进言,自己伺候了先帝一辈子了,舍不下,准备在皇帝大殡后,去皇陵给先帝守灵。

 

皇贵妃知道后长叹一声,她的好日子也到头了,该走了。她把松年召来,松年不知道皇贵妃要做什么,诚惶诚恐地站着。皇贵妃面色平静:“松年,你别害怕,本宫不会动你。本宫进宫十来年了,如今大厦已倾,也该是树倒猢狲散的时候了。本宫心里有些话,不吐不快,能说的人也只有你了。”

 

松年心里一松,抹了一把头上的虚汗,不杀自己就好。

 

皇贵妃道:“本宫对松年大总管有恩,那个宫女吉祥是你的相好吧?她被宫里的侍卫强暴生下一个儿子,你说过视那孩子为亲生。可惜这件事被郑淑妃知道了,那侍卫是郑家一个旁支的孩子,她原想除掉吉祥母子的。是本宫以宫人年龄大为由,把她放出宫去,保住了她们母子。这件事,你认不认?”

 

松年跪下:“松年多谢皇贵妃大恩,奴才无以为报,有生之年,但有差遣,必不推辞。”

 

皇贵妃道:“在外人眼里,本宫是魅惑君王的妖妃。当初太子的生母,德妃的死也跟本宫有些牵连,太子一旦登基,肯定不会让本宫好好活着。最好的结局是让本宫病逝,追封为慈孝皇后,陪葬于后陵。可是本宫不甘心,又没有能力与太子抗衡,该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