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有心充实后宫(第3页)

 

皇帝一听,老亲家这话里有好几个信息呀。首先是王雪嫁人了,却没有办婚礼,嫁的还是神医谷的弟子。这个挺好的,王雪小姑娘这些年的遭遇,皆来自皇弟皇妹的迫害,叫自己这当皇兄的也没脸去面对王家人了。

 

其次是袁夫人一个高龄产妇,遭遇难产,幸亏有神医谷女医救治。现在生了一个儿子,可能略有点弱,在休养身体。

 

第三是这神医谷的医术的确厉害,人吃五谷杂粮,又有许多意外,离不开医术高明的大夫。再想自己现在还欠着素问女医一个承诺呢。也不知道,那女子会提出什么要求呢?天子金口玉言,也不能反悔,只要不过分,以自己的地位和本事,肯定能成全人家呢。

 

皇帝想起自己后宫那一堆过气的妃嫔,就觉得闹心。男人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古今中外皆同。后宫里目前没有立皇后,四妃位置最高,各有一个儿子。这四位全是年过四十的老人了,哪还能看啊?

 

江贵妃五大三粗,满脸横肉,把眼睛都衬小了,看着烦人。纪德妃自生下儿子后,可能伤了元气,突然衰老,满脸皱纹,也让人失了兴致。刘淑妃才四十二岁,头上的白发就非常惹眼了,常常要染,染过的头发又很不自然,看着别扭。崔贤妃刚四十岁,眼袋子与脸蛋子就开始垮了,又常常以五望七姓的贵女自抬身价,真是讨厌。

 

杨婕妤那帮人更是让人心生厌恶,瞅都不想瞅,后宫最年轻的女子也都快三十了。皇帝越想越闹心,当上皇帝了,还不如兄弟过得滋润,除了更忙活,啥也没比那些人过得强。皇帝跟王相是君臣,又是儿女亲家,两人一向交好,有什么话也不瞒着老亲家,把心里话说了,想选美充实后宫。

 

王相能说啥,这是帝王家事,新帝比自己还小几岁呢,正是男人精力最好的时候,选几个年轻的宫妃,他肯定是支持的。皇帝想选美,当臣子还敢胡乱进言吗?他又不是御史,以参奏别人为分内之事,反正,汝南王氏也没有合适的女子,事不关己,他也不用操闲心了。

 

皇帝把这事在朝堂上一说,九成人是赞成的,有一成人装模作样劝谏一番,最后少数服从多数,也顺水推舟地认可了。

 

江贵妃觉得很无奈,她知道自己长得不行,年轻时就没得过宠,现在这年龄,也强求不来。纪德妃最是聪慧,现在有子万事足,有一副超然事外的感觉。刘淑妃的存在感一向不强,她摸着头上的白发,恨不得把铜镜砸了,还有什么可争的。只盼着把儿子养大,将来跟儿子去封地养老。崔贤妃心里自然是不高兴的,她一直想当皇后,可是上面还有三位妃子压着,只能观望。就怕新人一进,皇帝眼里再没有她了。

 

四妃尚且无奈,其他嫔妾,根本没有说嘴的余地。杨婕妤倒是蹦跶了,可是挨了一顿训,还得闭门思过半年,这不是自找没趣吗?堂堂太子妃,别说当皇后,连个妃子都没混上,可见皇帝是有多厌恶她了,还敢出头露脸瞎闹腾。

 

王相觉得,皇帝应该早立皇后,因为皇帝与先帝不同,先帝刚即位时,有太后,有皇后,一切顺遂。新帝后宫没人管理,既没有太后坐镇,又没有皇后管理,没有主心骨。四妃各有心思,低位嫔妾又没有威望,这样下去,宫中迟早会大乱,对皇嗣们也没有好影响。

 

皇帝知他说得有理,可是目前没有合适之人。当皇后自然不能年龄太小,脸皮薄阅历少,那帮后妃都是刁钻的,宫人们又是狡猾的,到时候束手无策。皇后的家世不能太高,君臣都怕外戚生事;家世也不能太低,怕娘家没有助力就没有底气。皇后不能太聪明要强,想要插手国事,又不能太愚蠢,把后宫搞得一团乱。

 

正常情况下,太子妃顺理成章地当皇后,偏杨氏是个愚蠢恶毒之辈,生生把好机会作没了。父皇遗言不许立杨氏为后,慈孝慧皇后也说此人不堪重用,必要时密裁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