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人性复杂
中元节过后,王相找马忠总管,告诉他,给他们五兄弟置办一处五进大宅子,位置在修真坊,那边虽然略偏僻,离掖庭宫不算远。以后他们五兄弟要出宫办事,养病什么的也有个地方。里面请了两个管事,恰是一对中年夫妻,两个三十多岁的厨娘,四个军中退伍的门卫。
马忠心中万分感激,接了房契,也佩服王大人高明。他现在就有一件事相求:郑淑妃之前有个大宫女华升,一直受淑妃折腾,想出宫受到阻拦,为了活命投奔了慈孝贤妃。郑淑妃被责令为先帝陪葬,淑妃让华升先死,到那头去伺候她。华升走投无路,求到慈孝皇贵妃那里,谁知慈孝皇贵妃要追随先帝去了,就没理此事。
华升求到马忠这里,她是马忠的同乡,在马忠初入宫落难之时还伸过援手,马忠也很爱慕她。反正先帝下旨令淑妃陪葬,就趁着宫里乱的时候,把郑淑妃打晕,吊死了她,伪装成上吊殉主的样子。把华升藏入冷宫,现在请王相帮忙,买通内务府,把华升放出宫去。
王右相想了一下,这种事他不能出面,但他可以出钱,马忠自己去办。马忠想了一下,要了一千贯钱,他混成了御前总管,多少有些面子了,先给内务府总管何贵两百贯看看,不行了再追加。
郑淑妃一死,关雎宫的宫人也就没了主人,没人关注。钱一到位,内侍省管官女的总管何贵乐得合不拢嘴,拍着马忠的肩膀:“马老弟,挺舍本啊,你是不是看着人家长得好,要弄出宫去当个媳妇?行啊,都是同僚,哥哥能不成全你吗?”
马忠道:“瞧老哥哥说的什么话?小弟一个没根的人,要媳妇做甚?华升是老弟的同乡,以前也帮扶过小弟。现在淑太妃娘娘殉主,华升年龄也不小了,留宫里没用啊。幸亏哥哥仁义,也算救了一条性命,老弟记着哥哥的恩情。”
马忠说着叹口气,又自言自语:“这二百贯是借朋友的,还不知道怎么还呢?何贵讽刺一笑,他也没打算多要钱,意思意思就妥了。马忠如今混上御前大总管,以后用得着的地方可不少,想巴结还没门路呢。不过,他也不能一分钱不要,反而让马忠多心,以为他有多大心思呢。
马忠送华升出宫,把剩下的八百贯给她,让她找个地方买个小宅子,置办点嫁妆,找个好人家安置。华升拿了钱,就突然跟马忠表白了,她都三十多岁了,被淑妃折腾这么多年,身子也不大好,估计不能生育了。马忠对她好,要是不嫌弃她比他大五岁,就跟他过了。
马忠早对华升有好感,她愿意追随,心中自然乐意,刚好王相给他们兄弟安排了宅子,把华升安置进去。自己有空了就回去瞧她,平常得了什么好东西,也有个人经管了。
柴婕妤近来春风得意得很,她年轻漂亮又聪慧,越来越得宠。柴家也是开国元勋,就是平阳昭公主的夫家。有平阳昭公主的名望在,柴家谯国公的爵位一代一代传下来,一直得朝廷照顾沿袭,没有降爵。只是照顾久了,柴家人就傲气起来,这一代的柴氏族长,是柴婕妤的大伯,有爵位,还有实职,是户部尚书。
柴婕妤的亲爹柴宾在本家排行第三,柴老三本来在外州当郡守,姑娘得宠,他也水涨船高,回都城做了礼部员外郎。这人特别爱占便宜,脸皮很厚。他一回来,仗着姑娘得宠,到处捞油水。
承辉三年的春天,青衣山的景色很美,山上的杏树开花最早。杏花刚落,祠外的的桃花开得灿烂,粉红簇簇,芳香十里。园里的牡丹开得特别好,来观花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那株花王,今年结了六百零三朵花苞,此时有的微开,有的还是花骨朵。
柴老三跟着两个朋友来凑热闹,眼前花团锦簇,看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在观景楼上喝了早茶,吃了果子点心,竟然收费八贯钱,把他心痛坏了,咋这么贵呢。看朋友买了两盆花,竟然要三百多贯,柴老三眼珠子都直了,来钱这么容易吗?
回家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就想把青衣君祠给霸占了。他媳妇姜氏也不是好东西,听了丈夫的盘算,也是心痒痒的。不过,两人也明白,这是先帝赐给青衣君的,再好也不能明着强占人家的祠堂吧。再说了,王院长和长孙夫人委托给王右相经管,王家也不大好惹。
姜夫人进宫见女儿时,随口说起了这件事。柴婕妤道:“不能明抢,可以暗夺呀。之前多少人打过青衣君祠的主意,都没弄到点子上,不仅没成事,还落了把柄,叫别人笑话。要想控制那个所在,必须釜底抽薪才行。”
姜夫人知道女儿脑子好使,就小声问她的主意。
柴婕妤道:“青衣君祠明面上是由王相管着呢,其实他也没有管理的权限,因为他早过继出去了,跟青衣君不是兄妹关系。有权限的是青衣君王善一的父母,青衣君的生母长孙夫人委托王相代管,这样才顺理成章了。”
姜夫人道:“女儿的意思,是让长孙夫人把管理权委托给咱们吗?”
柴婕妤摇头:“那怎么可能呢?虽然过继了,王相也是长孙夫人亲生的。母子二人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怎么可能不相亲生儿子,而去相信外人呢?”
姜夫人皱眉:“哪你还说个什么劲呀?都城里都知道,长孙夫人的娘家是开国元勋,长孙老侯爷父子几人都厉害。如今王院长家夫人当家,长孙夫人不肯把青衣君祠委托给外人管理,谁也没法子。”
柴婕妤道:“要是长孙夫人没了,不就是王院长说了算。那人一向欺软怕硬,又趋炎附势得很,好对付多了。王相这些年对这个亲父不感兴趣,青衣君祠赚的钱也不给老爷子。老爷子有两个庶子,不如王相能耐,他能不偏心吗?王相已经过得这般好了,家里的财产当然要给其他过得不大如意的孩子。咱们再想办法除掉王院长,跟那两个庶子商量,花点钱跟他们承包过来不就行了。”
姜夫人道:“说得容易,两条人命啊,还不是普通百姓,要是朝廷追查可怎么办啊?再说了,要是王家两个庶子也贪财,不愿意租给咱们,又当如何?”
柴婕妤道:“反正,富贵险中求,您跟阿父要是不敢,就别动那个心思呗。那两个庶子不足为惧,要是有本事,早上去了,现在跟着王院长讨饭吃,能有多大出息?没出息的人胆子都小,本宫在宫里得脸,柴家又能耐,他们不敢不听话。”
姜夫人道:“我们怕什么呢?这不是怕弄巧成拙连累你嘛。你现在得圣宠,是柴家的希望,全都捧着你。要是家里做的事万一露馅了,皇帝迁怒于你,你失了宠,家里几个老的也饶不了你爹你娘。”说归说,其实心中早就同意女儿的提议,准备害人了。
入秋的时候,素问回到都城,她觉得累了,想要定下来。张掌柜早把东家交待的事办好了,东家说了,给素问师妹准备一些嫁妆。要一个中等水平的三进宅子,装修好,家具和用品准备全乎。装修风格古朴,家具和用品以实用为主,选些好材料。
再去惜雪金玉店选上几套常用的首饰,价位中等,款式新颖的。衣服就算了,也弄不明白素问的心思,给三千贯置装费,让她自己买去。师妹要嫁人,当师兄的再给五千贯压箱钱。
张掌柜心里还有多少有点不爽的,一个个都来欺负东家。一个师妹要出嫁,师傅和其他师兄师姐都不管,全部嫁妆让东家拿,算怎么回事呀?这里打外拐下来,得两万多贯钱呢,就算东家会赚钱,有老婆孩子,还有许多下属,花钱的地方也多呀。
素问找了崔驸马,让他帮忙给皇帝递个话,给她的那个承诺请陛下兑现,她想要一个品貌好,家境富足的夫婿。皇帝听了崔驸马的话,笑笑,随口说了一句:“这女子有意思,要是让她进宫当个美人,不知道她愿不愿意?”
素问考虑了一下,竟然同意了。皇帝才四十多岁,品貌不错,权势通天,完全超出她的预期。虽然美人只是个妾室,可是这个男人是天下之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妾室也比一般官家夫人高贵。从此之后衣食无忧,再没有什么人敢看不起她。
素问幼年的命运坎坷,可是自从进了神医谷,多年来,师傅和师兄们对她很是关照,她实际上没吃过大亏,不知道世间人心的险恶。进了宫才知道阶级的分明,下位者最是弱势,但凡有一点不满,就被人说是以下犯上。轻者讽刺几句,重则就是体罚了。
中秋这天,素问因为一点小事,被崔贤妃罚跪了两个时辰。时间到了,几乎站不起来,她的大宫女银花扶着她,心痛地直掉泪。
回到住处,就有柴婕妤拿了些新鲜的果子来看她,安慰她几句,劝她不要灰心。又说了,在宫里,娘家后台硬的可以独来独往,要是娘家没人,就得找个靠山。最不济,也要跟同命相怜的人抱团取暖,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素问觉得这话有道理,既然柴婕妤伸出橄榄枝,她也赶紧接着吧。
有素问帮忙调养,到九月中旬,柴婕妤就有了好消息,怀了龙种。这下子,柴婕妤就更趾高气扬了,一心盼着生个皇子。她的野心很大,准备将来登上皇后之位。她的儿子,将是东陈的太子,下一任的帝王。
这个时候生的皇子最好,皇帝的年龄不大,正常还能活挺长时间。皇帝老年要立嗣时,早年生的孩子年龄都挺大了,说不准还有死到皇帝前头的呢。晚年生的小崽子太小,立不住,接不了偌大的江山,中年生的孩子正好。无论从年龄,还是从身体状况上都是最佳时期。当然了,皇子的母亲也得混得好,后宫中子以母贵嘛。
入冬之后,天气比往年冷,青衣君祠的大棚里,依旧有鲜花盛放,总有人来观赏和买花。王元娘最近总感觉心里闹腾,也说不清什么原因。她让杰哥飞了一趟青州,去查看一下是不是王霆有什么情况。让杰嫂飞了一趟洛阳,看王雪是不是有啥事了。
洛阳距离近,杰嫂很快就回来了,王雪过得大好。张思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培养的手下也都能独当一面,他经管的一切都顺顺当当的。他比王雪年龄大不少,对媳妇跟对女儿似的,给她安排好一切。
除了逼着王雪适量运动,定期给她按摩推拿,盯着做眼保健操外,其他都依着她。就连小雪不听话,偷吃太多桔子,嘴角生了火泡,他也只是无奈地笑笑,给她泡菊花水,涂药膏,劝她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王雪一般都是在工作室画珠宝设计稿,因为丈夫给她运了大量的好玉料原石,她还开始学习制玉器了,觉得雕刻玉饰也挺好玩的。只闲得百无聊赖的时候,跟两个孩子玩一会儿。
两个孩子也不粘母亲,奶娘侍女一大堆伺候着,还有张思星亲自挑选出来八个四五岁的小玩伴,以后会是他们的贴身侍卫。两个孩子很喜欢他们的父亲,因为一直都是阿父亲自照顾他们。只要阿父有时间,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会经手,还给他们做身体操,通畅经脉。
杰嫂的意思,它一只鸟都看不下去了,张思星也太宠老婆孩子了。他生意很大,手下人再能干,也天天有事情要报给他来定夺。他不愿意孩子去闹媳妇,常常怀里抱着女儿张月,脖子上骑着儿子张阳,还得看文书、账本,听属下汇报事情。
青衣君听了,微笑着点头,王雪过得好就行。要说起来,王雪有大哥那样的父亲,响响和安安那样的兄长,应该是个命好的。偏偏皇家像有病一样,老是跟小雪过不去。以前的老太后想让孩子祭陵,后来的十四皇子想算计王雪的人,十九公主和太子妃又因一些利益想害小雪。现在好了,有张思星这样的丈夫,小雪再也不用胆战心惊地受委屈了。
过了几天,杰哥回来了,它带来了青州的消息。王霆也过得不错,大儿子王硕才一岁多,媳妇又怀上了二胎,明年三月就要生了。
昌乐山也顺利拿下,本来地权属于昌乐县,县令是汝南王氏本家成员,好说话得很。允许王霆承包一百年,每年给县衙结算五千贯钱。潜秀山的果子越结结好,不用青衣君帮忙,就自产自销了,收益很好。林夫人又善于经营,几处互帮互助,实现了良性循环。
青衣君刚松口气,杰哥又说了,良玉情况很不好。她今年八月又生第四个孩子,又是个姑娘,哭得半死。小白大人纳了一个妾,还不是个正经玩意,蒋氏是青州州学蒋先生的庶出女儿,一向妖妖娆娆的,当地正经人家都不肯跟蒋家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