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戏台春深。(第3页)

 

韩信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最终停在斑驳的墙影里。他抬头望着那轮沉沉欲坠的落日,熔金般的光涂抹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也柔和了那份挥之不去的冷峻。

 

“很多年前,”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久未开启的沙哑,完全不同于平日的生硬,“也是这样的落日……在垓下……血染红了天,也染红了地。”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时光,看到那修罗沙场,“我带着一小队残兵,被围在一条死谷里……箭矢像蝗虫一样扑来……那时,真以为要埋骨荒山了。”

 

貂蝉静静立在他身侧,没有打断,只仰头望着他被暮色勾勒得格外深邃的侧脸轮廓。

 

“后来,一支奇兵杀到,”韩信的声音里注入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领头的是个女子……红马银枪,竟硬生生撕开了楚军的重围……她替我挡了一箭……”他喉结滚动,沉默了片刻,“……伤在肩胛。那时她脸上溅了血,眼神却亮得惊人……像……像今日那只扑火的蝶。”

 

他并未转头看貂蝉,但貂蝉的心却像被什么东西猝不及防地撞了一下,剧烈地跳动起来。晚风带着凉意拂过,韩信肩头沾了一小片不知何处飞来的、纤弱的白色柳絮。几乎未经思索,貂蝉踮起脚尖,抬起手,用指尖极轻极柔地替他拂去。她的袖口带着淡淡的馨香,不经意掠过他的下颌。

 

韩信浑身骤然一僵,如同被无形的闪电击中。他猛地低下头,正对上貂蝉近在咫尺的眼眸。那双眼眸里,此刻清晰地映着暮色,映着城堞,映着他自己骤然放大的、带着惊愕的脸庞。没有了戏台的灯火,没有了众人审视的目光,只有暮色四合里最真实的凝望。

 

排练场上灯火通明,吕雉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子,丈量着每一个细节。当戏文进行到吕布深情凝望貂蝉的段落时,韩信缓缓抬起了眼。这一次,他眼中那层坚冰般的外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如同浸透了整个暮色的复杂情感。那不是少年郎炽热的爱火,而是历经生死沧桑后,沉淀在灵魂深处、被某个瞬间骤然点亮的星火。

 

“貂蝉姑娘……”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沙哑质感,仿佛在呼唤一个失而复得的名字。这三个字,早已超出了戏文中的称谓。

 

貂蝉的心猛地一跳,仿佛被那声音里蕴含的某种东西烫着了。她望着韩信眼中那片沉静的星火,那里映着的不是戏文里的倾国美人,只是此刻站在他面前的自己。她忽然觉得脚下有些虚浮,脸颊不受控制地飞起红霞,先前熟稔于心的婉转回应,此刻竟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化作一声低不可闻的、带着细微颤音的轻应:“……嗯?”

 

吕雉紧握着朱砂笔的手,不知何时松开了。她看着台上那两人之间无声流淌的、几乎凝成实质的气息,看着貂蝉颊上那抹自然的红晕,看着韩信眼中那份卸下重负般的专注。她终于缓缓颔首,在剧本的空白处,只落下两个墨迹饱满的字:“甚好。”

 

戏台上光影流转,演绎着千年不衰的悲欢离合。然而有些情愫,却是在戏文之外,在灯火阑珊处,悄然滋长。吕雉合上剧本,目光掠过窗外沉沉的夜色,一丝极淡的笑意浮上嘴角。她终于明白,最动人的戏,或许从来不在那写定的词句里,而在那些猝不及防的真心流露之时——恰如暮色里韩信眼中那点被唤醒的星火,亦如貂蝉指尖拂过肩头时,那微颤的暖意。

 

戏是假的,情是真的。当锣鼓喧天,帷幕拉开,谁知道那戏中人的一颦一笑,究竟是演给台下众生,还是演给戏台对面那双再也无法错认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