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封神台上封正神?八宝池旁立佛国(第2页)
风吹动她单薄的衣袍,猎猎作响。她手中捧着一盏青铜古灯,灯焰微弱如豆,在带着咸腥血气的海风中顽强地摇曳着。她对着那巨大的坟冢,深深一躬到地,声音嘶哑却清晰:
“师尊…诸位同门…无当无能,未能护住碧游宫道统…此恨此痛,刻骨铭心!然截教‘为苍生截取一线生机’之念,只要无当一息尚存,便绝不令其断绝!碧游宫倒了,道统…还在!”
她猛地直起身,眼中再无泪光,只剩下磐石般的决绝。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浸透同门鲜血的废墟,无当圣母的身影化作一道决绝的青光,毅然撕裂空间,遁入茫茫混沌深处,消失不见。只留下那盏孤灯,在残破的宫门前,映照着满地疮痍,倔强地燃烧着截教最后一点不灭的星火。
西岐,岐山封神台。
这座由姜子牙亲自督建、汇聚了无数珍材异宝、铭刻着繁复天道符箓的高台,此刻正绽放着开天辟地以来最为璀璨的神圣光辉。高台通体如玉,直插云霄,三百六十五根蟠龙金柱环绕四周,柱顶镶嵌的明珠映照着日月星辰,将整个岐山映照得亮如白昼。台顶中央,一面非金非玉、非丝非帛的玄黄色榜文悬于半空,无风自动,正是那承载着天庭神位、维系三界秩序的——封神榜!
封神榜神光流转,一个个散发着天道威严的金色名讳在其上沉浮隐现,每一个名字都对应着一尊未来的天庭正神。高台之下,人山人海,西岐文武、四方诸侯、黎民百姓,乃至许多尚未散去的、拥有道行的散修,皆屏息凝神,仰望着这决定三界权柄归属的神圣时刻。
姜子牙身着杏黄八卦道袍,手持打神鞭,面容肃穆,缓步登上封神台最高处。他先是对着昆仑山方向遥遥一拜,又向天庭方向躬身行礼,这才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大吕,响彻天地:
“今奉元始天尊敕命!昊天金阙玉皇大帝谕旨!尔等阵亡忠良,殁于王事,或道德深厚,或根行浅薄,榜上名讳已定,各归神位!今敕封尔等为八部正神,分掌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呜呼!生死轮回,皆有定数;功过是非,天道昭彰!敕封——”
随着他威严的声音,封神榜骤然光芒大盛,一道粗壮无比的金色光柱自榜文中心冲天而起,直贯三十三天之外!榜上名讳如同活了过来,化作一道道流光溢彩的神位符诏,飞射而出!
“柏鉴何在!” 姜子牙一声断喝。
“柏鉴听封!” 一道英武的魂影自台下飞起,正是当年轩辕黄帝麾下大将,督造封神台有功。
“尔乃三界首领,为尔督造封神台有功,敕封尔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执掌神台,接引魂魄!”
“柏鉴领法旨,谢恩!” 柏鉴魂体凝实,神光加身,威严顿生,化作金光飞入榜中。
“黄天化何在!”
“黄天化听封!” 英气勃勃的身影浮现。
“尔父乃武成王黄飞虎,一门忠烈!尔勇冠三军,少年英杰!敕封尔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镇守三山,护佑一方!”
“黄天化领法旨!”
“闻仲何在!”
“闻仲听封!” 闻仲的魂魄依旧保持着太师的威严,墨麒麟虚影相伴。
“尔虽居纣廷,忠心赤胆,刚正不阿!敕封尔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行云布雨,诛逆除奸!”
“闻仲…领法旨!” 闻仲魂魄化作一道威严雷光,裹挟着二十四道稍小的雷光,轰然没入封神榜。
“金灵圣母何在!”
“弟子听封!” 金灵圣母魂影显现,头顶四象塔虚影沉浮。
“尔道德已全,曾历万劫,敕封尔为执掌金阙,坐镇斗府,居周天列宿之首,为北极紫气之尊,永坐坎宫斗母正神!统御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光耀寰宇!”
“金灵…领法旨!” 金灵圣母魂影化作一片璀璨星图,融入榜中。
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被高声唱出,一道道魂影或真灵化作流光飞入榜中,接受神位符诏。有忠义无双的黄飞虎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有战功赫赫的魔家四将封为四大天王,镇守天门;有梅山七怪归顺封神;也有如申公豹这般罪孽深重者,最终只得了个“分水将军”之职,永镇北海海眼,徒留讽刺。
神光道道,瑞气千条,整个岐山沉浸在一片神圣肃穆之中。然而,高踞三十三天凌霄宝殿之上的昊天上帝,脸上的笑容却随着一道道神位的敕封而渐渐僵硬、凝固。
他透过昊天镜,清晰地看到:
那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的赵公明(财神),接过神位符诏后,只是对着姜子牙方向微微颔首,便化作金光径自飞向峨眉山罗浮洞方向,对凌霄殿看也未看一眼。
那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的三霄娘娘(云霄、琼霄、碧霄),魂影显现时,目光冰冷地扫过天庭方向,带着化不开的怨气与悲愤,接过符诏便隐去,毫无恭顺之意。
那雷部二十四天君、火部五位正神、瘟部六位行瘟使者…绝大多数榜上有名者,在获得神位、重塑神躯后,皆是或闭目神游天外,或对同门旧友点头示意,或冷冷瞥一眼凌霄殿方向,便各自化作流光,飞回各自在人间的道场、洞府、或是依附的大教山门!
偌大的天庭,除了柏鉴这个光杆“清福神”和寥寥几个孤魂野鬼封的小神战战兢兢立于南天门外,竟是空空荡荡,门可罗雀!敕封的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竟无一人即刻前来凌霄殿面君听宣!所谓的“听调不听宣”,此刻赤裸裸地展现在昊天眼前——调令?或许会应。听宣?那是妄想!
“好…好一个听调不听宣!” 昊天上帝死死攥着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俊朗的面容微微扭曲,牙关紧咬,眼中是熊熊燃烧的怒火与深不见底的屈辱!他耗费心机,推动封神,本以为能借此充实天庭,掌握三界权柄。到头来,这封神榜不过是给阐、截、人三教弟子换了个身份,天庭依旧是个空架子!他这个三界大天尊,依旧是孤家寡人,有名无实!
封神台上,姜子牙完成了最后一道敕封。封神榜神光渐敛,缓缓卷起。姜子牙面容肃穆,双手恭敬地捧起这卷维系着天庭“名分”的至宝,对着昆仑方向再次深深一拜,随即朗声道:
“封神事毕,天数已定!此榜干系重大,非子牙所能执掌!今当奉还玉虚宫,复命掌教圣人!”
言罢,一道清光包裹着封神榜,无视了天庭方向那灼热而愤怒的目光,如流星般划破长空,直飞昆仑山玉虚宫,最终稳稳悬停于元始天尊座前。这卷象征着天庭法统的榜单,终究还是回到了它真正的主人身边,无声地宣告着——天庭,不过是圣人意志下,一个华丽的傀儡。
当封神台的金光渐渐散去,岐山的喧嚣归于沉寂之时,遥远的西方,灵山圣境,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