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汉的规划(1)(第2页)

 

“我大汉以农为本,百姓世代种植五谷,对这陌生的土豆,恐怕心存疑虑,还需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赛沫岚笑着回应道:“杨太尉所言极是。”

 

“宣传引导必不可少,我们可派遣官员深入民间,向百姓详细介绍土豆的种植方法、营养价值以及诸多益处。”

 

“同时,也可让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率先尝试种植,以起到带头作用。”

 

朝堂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土豆的推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既有对土豆高产的期待,也有对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担忧。”

 

最终,曹操说道:“此事容后再议,待详细商讨出具体方案后,再行定夺,接下来请小岚姑娘继续说。”

 

赛沫岚环顾众人,目光先是落在刘协那略显疲惫却仍不失威严的面庞上,而后又转向曹操。

 

她神色坦然地说道:“第二条,就是请曹丞相还政于皇帝陛下。”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种揣测与疑惑的声音此起彼伏。

 

就在这喧闹之际,荀彧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队列。

 

他身形修长,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睿智。

 

“臣赞同小岚姑娘的观点,为臣者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岂能手握大权而不放呢?”

 

荀彧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在朝堂上回荡,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引发了众人的热议。

 

曹操听闻此言,脸色微微一变,陷入了犹豫之中。

 

他眉头紧皱,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着各种利弊。

 

曹操自起兵以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逐步掌握了如今的权力,这权力背后,是他半生的心血与无数的牺牲。

 
要他轻易还政,谈何容易。

 

就在这僵持之时,小荣突然插话道:“曹丞相,你无非担心的就是皇帝陛下会清算你。”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大臣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在底下低声议论起来:“这家伙,这种事情是能挑明说的吗?”

 

“我看是个愣头青吧。”

 

众人皆觉得小荣太过莽撞,如此直白地说出曹操心中的顾虑,无疑是将朝堂上这微妙的局势推向了更加紧张的边缘。

 

曹操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冷冷地看向小荣,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刘协也微微一怔,没想到小荣会如此直言不讳。

 

然而,赛沫岚却并不慌乱,她上前一步,对着曹操说道:“曹丞相,小荣所言虽直白,但却是事实。”

 

“不过,陛下圣明,心中所想,乃是复兴汉室,造福百姓。”

 

“若丞相还政,陛下定会念及丞相为大汉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不会做出清算之举。”

 

“相反,丞相此举,必将名垂青史,成为辅佐汉室的一代贤相。”

 

曹操心中暗自思忖,赛沫岚的话不无道理。

 

自己一直以来,虽手握大权,但初衷也是为了平定乱世,匡扶汉室。

 

若此时还政,既能彰显自己的忠诚,又或许能为自己和家族谋得一个好的归宿。

 

但他心中仍有疑虑,毕竟权力一旦交出,便再难掌控局势,万一局势有变,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又该如何保障?

 

荀彧见状,再次上前说道:“丞相,如今汉室倾颓,天下大乱,百姓渴望太平,汉室需要复兴。”

 

“若丞相能顺应民心,还政陛下,携手共铸大业,定能成就一番佳话!且陛下素有仁德之名,定不会辜负丞相的一片苦心。”

 

曹操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道:“容我再考虑考虑,此事关系重大,并非一时就能决断。”

 

刘协看着曹操,目光中既有期待,又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说道:“曹丞相,朕深知你为大汉所做的一切。朕也向你保证,若你还政,朕定会论功行赏,绝不亏待于你。”

 

“但这天下,终究是汉室的天下,朕也想有所作为,带领大汉走向繁荣昌盛。”

 

朝堂上一时陷入了沉默,众人都在等待着曹操的最终决定。

 

曹操的抉择,将不仅仅关乎他个人的命运,更将对整个大汉王朝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