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汉的规划(1)(第3页)
在这略显压抑的朝堂氛围中,赛沫岚深知曹操的犹豫并非毫无缘由。
为了打破这僵局,她决定趁热打铁,进一步阐述还政的诸多益处。
赛沫岚微微欠身,对着曹操说道:“曹丞相,如今大汉虽历经磨难,但百姓皆盼望着能有一位贤明之主引领国家走向复兴。”
“若丞相还政于陛下,陛下得以亲政,必能凝聚天下人心。”
“届时,四方豪杰定会纷纷响应,共襄汉室复兴大业。”
“如此一来,丞相之功,堪比再造大汉,必将流芳百世。”
曹操微微点头,赛沫岚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然而,权力的诱惑如同罂粟,一旦沾染,便难以割舍。
他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安危,还有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们的未来……若贸然还政,这些部下又将何去何从?
小荣见曹操仍在犹豫,再次开口道:“曹丞相,您看如今朝堂之上,虽表面上一片祥和,但暗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您手握大权,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若还政于陛下,既能化解各方矛盾,又能让陛下以天子之威,整合各方力量。”
“如此,不仅能稳固大汉江山,也能让丞相您摆脱这权力的旋涡,安享晚年。”
曹操心中一动,小荣的话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他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
他深知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暗流涌动,自己身处高位,确实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威胁。
但要他就此放弃权力,心中始终有些不甘。
就在这时,刘备站了出来。他目光诚恳地看着曹操,说道:“孟德,备深知你一路走来的艰辛。”
“但如今局势,还政于陛下,实乃大势所趋!备愿以人格担保,陛下定会善待丞相及丞相的部下。”
“且我等皆为汉室臣子,当以复兴汉室为己任!若能齐心协力,何愁大汉不能重振雄风?”
曹操看着刘备,心中五味杂陈。
刘备与自己虽是对手,但他的为人曹操还是有所了解。
刘备以仁德着称,若他能出面担保,或许此事还有转机。
此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
有的大臣说道:“丞相,还政于陛下,实乃顺应天命之举。”
“望丞相三思!”还有的大臣则表示:“丞相若能如此,必将成为千古美谈,为后人所敬仰。”
曹操在众人的劝说下,心中的天平开始逐渐倾斜。
他抬头看向刘协,只见刘协目光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亲政的渴望和对复兴汉室的决心。
曹操长叹一声,缓缓说道:“陛下,臣愿意还政于您!但臣有一个请求,望陛下能答应。”
刘协心中大喜,连忙说道:“丞相但说无妨,朕定会满足你的请求。”
曹操说道:“臣追随陛下多年,麾下将士众多,臣恳请陛下能善待他们,让他们继续为大汉效力。”
刘协点头道:“丞相放心,朕定会论功行赏,让各位将士各安其职,为大汉的复兴贡献力量。”
曹操听后,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也随之消散。
他上前一步,对着刘协行了一个大礼,说道:“陛下即日起,臣将权力归还陛下,愿陛下能带领大汉走向繁荣昌盛。”
刘协赶忙起身,扶起曹操,眼中满是感激之色:“丞相此举,实乃大汉之幸,百姓之福,朕定不负丞相所托。”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大臣们纷纷称赞曹操的高风亮节。
然而,就在众人皆沉浸在这权力交接的喜悦之中时,诸葛亮和赛沫岚等人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权力的交接往往伴随着各种变数,曹操虽已还政,但各方势力能否真正就此安分下来?
大汉在刘协亲政后,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而这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危机?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众人去面对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