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汉的规划(3)(第2页)

 

“如果运来的少了,价格就会涨价,所以商人具有平衡市场的作用。”

 

“为什么在乱世中食物比钱重要呢?”小荣抛出一个问题,不等众人回答,便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因为食物是实打实能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而钱本质上是虚的……”

 

“如果朝廷大量铸钱,那么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毕竟市场上面的产品就那么多,大家都拿着钱去买,必然会导致钱贬值。”

 

“而商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保持市场经济平衡的关键作用。”

 

小荣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另外,商人交的税对于他们赚的钱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就拿糜家来说,他们家大业大,可交的那点税算什么呢?”小荣微微皱眉,表情严肃。

 

“在下的建议是,对于商人,赚得多就应该交得多,而那些小摊小贩,本身获利微薄,就没有必要收那么多税了。”

 

“如此一来,不出多久,国库便能积攒很多钱。”

 

小荣说完后,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众人都在消化他所说的内容,有的微微点头,似乎认同他的观点;有的则眉头紧皱,满脸的疑惑与不解。

 

刘协坐在皇位上,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税收政策的调整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谨慎对待。

 

这时,另一位官员李进站了出来,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小荣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废除农税,恐会影响国家根基。”

 

“农民乃国家之本,若不收农税,国家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

 

“再者,提高商人地位,改变自古以来的等级秩序,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

 

小荣听后,耐心地回应道:“李大人,废除农税并不意味着国家财政就会匮乏。”

 

“提高商税,并且合理调整征税标准,从那些获利丰厚的大商人处增加税收,足以弥补废除农税带来的损失。”

 

“而且,对农民进行国家补贴,能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至于提高商人地位,并非要颠覆等级秩序,而是给予他们应有的认可,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又有官员提出质疑:“可商人重利轻义,若提高他们的地位,恐会导致社会风气更加逐利,道德沦丧。”

 

小荣连忙解释:“商人重利不假。”

 

“但只要朝廷加以引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商业行为,便可以让商业活动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行。”

 

“同时,提高商人地位,也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投身商业,促进商业繁荣,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激烈的朝堂辩论中,刘协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观点,心中不断权衡利弊。

 

小荣的提议确实新颖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涉及到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秩序的重大调整,容不得丝毫马虎。

 

待大臣们的争论稍歇,刘协缓缓开口道:“众卿所言,皆关乎我大汉之兴衰。”

 

“小荣之提议,虽大胆却也不乏道理~然废除农税、提高商税及商人地位,此乃重大变革,需从长计议。”

 

小荣的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了点,目光扫过殿中屏息凝神的众人,喉间滚出一声轻咳,将方才短暂的沉默打破。

 

他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几分笃定:“陛下,诸位大人,方才所言不过是铺垫。”

 

“接下来要说的,才是能解我大汉财政困局的关键——那便是印制属于我们自己的纸币,暂且称之为‘汉币’。”

 

话音刚落,殿中已有细碎的抽气声响起。

 

小荣却不慌不忙,继续说道:“这汉币之上,须印我大汉高祖皇帝的画像。”

 

“高祖斩蛇起义,定鼎天下,是我汉室的根基与荣光,将他的画像印在纸币上,既是对先祖的尊崇,”

 

“更能让天下人见币如见汉室威仪,从心底里认这份钱。”

 

小荣顿了顿,指尖在虚空中比划着:“除此之外,还得加上几处旁人仿不来的防伪标记。”

 

“比如说,用特制的桑皮纸做币材,这种纸纤维细密,寻常人家难以仿制。”

 

“再在边缘刻上只有工部能掌握的暗纹,对着光才能看出其中的龙凤纹样。”

 

“最关键的是,每张纸币上都要盖有陛下的玉玺印鉴与户部的专用朱印,二者缺一不可。”

 

“如此层层设防,方能让奸猾之徒无从下手。”

 

“诸位大人不妨想想,”

 

小荣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几分循循善诱的意味。

 

“往日里交易,动辄要车载斗量的铜币,若是涉及金银,更是沉重难携。”

 

“可这纸币不过薄薄一张,便能抵得上十贯、百贯铜钱,往来商旅揣在怀中便能赶路。”